聊视频剪辑这事儿,我总想起我第一次把一堆烂素材,真的,就是那种手抖、过曝、不知所云的视频片段,硬生生拼成一个能看的东西时的感觉。那会儿没啥教程,全靠自己瞎摸索,软件界面跟天书似的,一个简单的“切割”,我都能在菜单里找半小时。那感觉,就像在漆黑的房间里找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开关,绝望又……有点儿上头。
所以,如果你刚一脚踏进这个坑,满脑子都是“我该用什么软件?”“怎么做酷炫转场?”这类问题,我劝你,先停一停。
真的,先停下来。
咱们得先搞明白一件事:视频剪辑的本质,到底是什么?
它不是炫技,不是把所有特效都拖到时间线上看谁更闪。说白了,剪辑的本质是讲故事,是控制观众的情绪和时间。 你是那个掌握着遥控器的人,决定了观众什么时候该紧张,什么时候该舒缓,什么时候会心一笑,什么时候又被感动得一塌糊涂。你手里的鼠标,就是一根指挥棒,指挥着画面、声音、节奏这些乐器,去演奏一首情绪的交响曲。
这就是所谓的剪辑思维,这玩意儿比你学会一万个快捷键都重要。没有这个思维,你用再牛的DaVinci Resolve(达芬奇),最后剪出来的东西也可能是一盘散沙。
好了,心态摆正了,我们再来聊点实际的。
关于工具,别再纠结了!
这可能是新手问得最多的问题。Premiere Pro?Final Cut Pro?还是现在火得一塌糊涂的DaVinci Resolve?或者,就用手机上的剪映?
我的建议是,别做那个在装备店门口犹豫到天黑的勇者。
- 如果你是苹果全家桶用户,不差钱,想体验丝滑的感觉,Final Cut Pro很棒,上手快,优化好。
- 如果你是Windows用户,或者追求行业标准和强大的兼容性,那Adobe Premiere Pro(我们都叫它PR)就是那辆皮实耐用的老丰田,插件生态无敌,几乎能解决你遇到的一切问题。
- 如果你对调色有变态级的追求,或者想一步到位,那么DaVinci Resolve就是未来。它的调色模块,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,而且基础版还免费,良心到让人想给它磕一个。
- 至于剪映,它是个非常优秀的工具,尤其是在短视频领域。它帮你把很多复杂的操作简化成了“一键”,特别适合快速出片。但你得明白,它的“一键”背后,省略的是无数的细节和控制权。把它当成你的入门第一步,或者快速出片的利器,完全没问题。但如果你想走得更远,迟早要踏入专业软件的殿堂。
记住,软件只是工具,是你的笔。你能写出旷世奇作还是流水账,最终看的还是握笔的人。先随便选一个,扎进去,把它用熟!
我的工作流,可能有点“野路子”
每个剪辑师都有自己的工作流,我的可能不是最标准的,但绝对真实。
第一步,我管它叫“素材呕吐”。我会把所有拍到的素材,不管好坏,一股脑全扔到时间线上。然后,像个冷酷的面试官,快速过一遍。这个过程很粗暴,我会疯狂地按快捷键,把能用的、可能能用的、有一丁点闪光点的片段都切出来,做上标记。那些废片,毫不犹豫,直接删掉,别心疼,心疼是剪辑师的大忌。
第二步,搭骨架。根据脚本或者脑子里的大纲,把刚才挑出来的核心片段,按照故事的顺序,大致排列起来。这时候根本不考虑什么精细的卡点,也不管转场,就是要让故事的脉络先立起来。就像盖房子,先把承重墙和柱子弄好。
第三章,填血肉,也就是精剪。这才是视频剪辑最耗时也最见功力的地方。我会开始处理每一个镜头的出点入点,精确到帧。这时候,节奏感就登场了。一个镜头是长一秒,还是短半秒,观众的感受天差地别。我会不断地播放,用身体去感受,这里的节奏是不是舒服?情绪是不是到位?这个阶段,我会把J-cut和L-cut(就是声音和画面错开一点点的剪辑技巧)用到极致,它能让你的片子瞬间变得流畅自然,告别那种学生作业式的“一刀切”。
第四步,声音的魔法。听好了,这是重点中的重点:声音,决定了你片子质感的下限! 我会花大量时间去处理声音。首先是人声,降噪、增益、均衡,必须让它清晰干净。然后是BGM,背景音乐不是随便找一首丢进去就行了,它的情绪、节奏、起伏,都要和画面配合。最能体现功力的是音效(SFX),一个开门的吱呀声,一阵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,一个微妙的环境音,这些细节,能瞬间把观众拉进你创造的世界里。相信我,闭上眼睛听你的片子,如果声音都能讲一个好故事,那画面一加上,绝对差不了。
最后一步,调色,给片子上妆。调色不是简单地套个滤镜。它是修正,是统一,更是情绪的升华。我想让片子温暖怀旧,就加一点黄,降低饱和度;想让它清冷疏离,就往蓝色和青色上偏。这是一个非常主观的过程,也是形成你个人风格的关键一步。
别掉进这些坑,我掉过
- 素材囤积症:硬盘里塞满了几个T的素材,想着“以后可能用得上”,结果就是永远用不上,还拖慢了电脑,搞乱了心态。果断点,拍完一个项目,整理备份,然后就放下。
- 转场特效癌:看到软件里几百个转场效果就手痒,叠化、划像、翻页、立方体旋转……恨不得一个镜头换一个。求你了,快停下!99%的情况下,一个简单的硬切(Cut)就是最好的转场。转场是为内容服务的,不是为了炫耀你电脑里装了多少插件。
- 完美主义瘫痪:对着一个镜头调来调去,总觉得不够完美,结果一天过去了,时间线上还是光秃秃的。先完成,再完美。剪辑就是一个不断妥协和优化的过程,没有绝对的“最好”,只有在当前条件下“最合适”的。
说到底,视频剪辑是一门手艺,手艺就得靠练。看再多教程,听再多道理,都不如你自己打开软件,把一段稀烂的素材,剪成一段不那么稀烂的视频来得实在。
这个过程会很痛苦。你会遇到无数次软件崩溃,会为了一个卡不上的点而抓狂,会看着自己剪出来的东西想砸电脑。但当你在深夜里,一遍遍地预览,终于在某一刻,画面和音乐完美地结合在一起,故事的张力喷薄而出,那种成就感……
啧,那种感觉,足以让你忘掉之前所有的煎熬。
这就是视频剪辑的魅力。它很枯燥,也很浪漫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83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