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第一次打开Premiere Pro是什么感觉?是不是两眼一抹黑,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按钮和窗口,像一艘外星飞船的驾驶舱,只想当场关闭,然后去B站搜“PR从入门到放弃”?我懂,我都懂。过来人。
别怕,今天这篇所谓的剪辑pr教学,我不想跟你罗列一堆工具名称,讲什么“文件-新建-项目”,那种东西说明书里都有,枯燥得要命。我想跟你聊点儿实在的,聊聊那些能让你少走几个月弯路的“心法”和“捷径”。

咱们先得把一个观念扭过来:学PR,学的不是软件,是剪辑思维。PR不过是支笔,你能用它画出蒙娜丽莎还是画个小人儿,取决于你脑子里的东西,而不是笔有多高级。太多人,包括当年的我,一头扎进各种炫酷的转场、花里胡哨的特效里,结果呢?剪出来的片子,节奏一塌糊涂,故事讲得稀碎。
所以,咱们的第一课,就是忘掉那些让你眼花缭乱的东西。
先来认识一下你的“厨房”。打开PR,你只需要关心四个地方,暂时,只要这四个:
项目面板(Project Panel) :左下角那个。这是你的“冰箱”和“储物柜”。你拍的所有视频、找的音乐、图片、音效,统统都要先放进这里。养成好习惯,在这里建文件夹(行话叫“素材箱” Bin),比如“视频素材”、“音频”、“图片”,分门别类放好。相信我,这个习惯能让你在项目复杂起来后,不至于想砸电脑。一个混乱的 素材管理 是所有噩梦的开始。
源监视器(Source Monitor) :左上角。这是你的“试吃区”。你在“冰箱”里拿出一段素材,想看看好不好用,先双击它,它就会出现在这里。你可以在这里“掐头去尾”,标记好你想要的部分(设置入点I,出点O),再把它拖到时间线上。
节目监视器(Program Monitor) :右上角。这是你正在烹饪的“那道菜”的最终呈现。你在时间线上做的所有操作,剪辑、调色、加字幕,最终效果都在这里看。
时间轴(Timeline) :下方横贯整个屏幕的区域。这是你的“砧板”和“灶台”,是整个剪辑工作的核心。你所有的素材,在这里被切割、拼接、调味、组合。你的故事,就在这里诞生。
看,是不是瞬间清晰多了?你的工作流就是:从“冰箱”(项目面板)拿食材,到“试吃区”(源监视器)尝尝味道、处理一下,然后放到“砧板”(时间轴)上进行烹饪,最后看着“成品菜”(节目监视器)。
接下来,是真正的效率秘诀——快捷键。别用鼠标去点那个小刀片,再点回小箭头了,求你了。那感觉就像高手过招你还在一笔一划画符。你只需要记住三个,不,四个金刚键,就能让你看起来像个老手。
- V键 :选择工具。你的鼠标指针。用得最多的键,没有之一。无论你干了什么,想回归正常,就按V。它是你的“安全屋”。
- C键 :剃刀工具。就是那把“刀”,用来切断素材。咔嚓一刀,视频就分成了两段。
- A键 :轨道选择工具。有时候你想把后面所有的素材一起往后挪,给前面腾点空间,用这个工具一点,它后面的所有东西就都被选中了,拖吧。
- Q键 和 W键 :波纹剪辑。这两个是神技!当你的播放头停在一个位置,按Q,它会把你前面多余的部分“咔”地一下剪掉,并且后面的素材自动往前贴合,不留空隙!按W,则是剪掉播放头后面多余的部分。这两个键,能帮你省下无数次“剪切-删除-拖动对齐”的繁琐操作,是构建 剪辑节奏 的大杀器。
把手放在键盘上,左手控制QWACV,右手握着鼠标,这就是剪辑师的基本姿态。去练习,形成肌肉记忆,直到你的大脑还没反应过来,手指已经完成了操作。那种“心流”的感觉,爽!
好了,工具和架势都有了,咱们来聊聊怎么“炒菜”。
别一上来就把所有素材一股脑扔进时间轴。先看,完整地看一遍你的所有素材。这是对你拍摄内容最基本的尊重。一边看,一边把你觉得“嗯,这个镜头不错”、“这句话很关键”的地方,用标记(按M键)标出来。
然后,开始铺“底”。如果是采访或者有旁白的视频,先把人声(A-roll)完整地铺在时间轴上,根据人声的节奏,把一些废话、口误、过长的停顿剪掉。这时候,你的视频就已经有了基本的骨架和节奏。
接着,就是最有趣的部分:上“菜码”(B-roll)。当你的主角说到“阳光明媚”的时候,你切一个阳光的空镜;当他说到“非常努力工作”的时候,你切一个他敲键盘的特写。这些画面就是用来丰富叙事、掩盖剪辑痕迹、让观众不觉得无聊的“调味品”。
这里要提一个让你的视频瞬间变得“电影感”的小技巧:J-cut和L-cut。
- J-cut :想象一下字母J的样子,声音轨道比视频轨道先进来。也就是说,下一个画面的声音先出来了,画面还停留在上一个。这能制造一种期待感。
- L-cut :想象字母L,上一个画面的声音延续到了下一个画面里。比如,两个人对话,画面已经切到了听话人的表情,但我们听到的还是说话人的后半句话。这能让对话非常流畅自然。
这两个技巧,就是把音频和视频“解锁”(右键-取消链接),然后稍微错位拖动一下就能实现。试试看,你的片子会立刻告别那种生硬的“一刀切”。
最后,才是锦上添花。
调色?别去碰那些复杂的曲线和色轮。先打开Lumetri 颜色面板,找到“基本校正”。稍微拉高一点对比度,增加一点饱和度,让画面看起来不那么“灰”,更有精神。这就够了,真的。等你剪了100条片子,再回头去研究风格化的LUT和二级调色。
音频处理?声音是视频的灵魂,这句话说烂了,但就是真理。PR的“基本声音”面板(Essential Sound)简直是新手的福音。把你的背景音乐拖进去,标记为“音乐”,然后勾选“自动闪避”(Auto Ducking),设置当有人声出现时,音乐音量自动降低。一个操作,就解决了背景音盖住人声的世纪难题。
记住,你的第一目标,永远是“完成”,而不是“完美”。别想着一口气吃成胖子,搞出什么史诗级大片。你的第一个小目标,可以是剪一个30秒的周末出游vlog,或者一个1分钟的产品开箱。
这个剪辑pr教学的核心,就是想告诉你:工具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建立起你的工作流,养成好的素材管理习惯,用快捷键解放你的创作效率,先讲好一个最简单的故事,然后,再去慢慢探索那些更深、更广阔的功能。
别再收藏那些几百集的教程了,没用的。打开PR,导入你手机里昨天拍的猫,用C键和V键把它剪得更有趣一点。
现在,就去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40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