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不是有这种感觉?刷刷朋友圈、看看视频号,总能看到那种让人忍不住点赞,甚至想转发的短视频。可能就是一段简单的日常,一段旅行的风光,或者一个萌宠的搞笑瞬间,但人家就能做得特有感觉,特抓人。再看看自己手机相册里存的那些,明明素材也不差,可一发出来,就总觉得是“流水账”,平平无奇。
问题出在哪?别急着甩锅给手机或者拍摄技术。很多时候,我们和那些“爆款”视频之间,差的就是一道剪辑制作的工序。

这玩意儿,说难不难,说简单也真不简单。它不是简单地把几段视频拼在一起就完事了。剪辑,是在用镜头语言讲故事。你的情绪,你的节奏,你的重点,全在这一剪一刀,一帧一画里。
今天,我就不跟你扯那些复杂的理论,什么蒙太奇,什么景别。咱就聊点最实在的,从一个纯小白的角度,一步步捣鼓明白,微信视频怎么剪辑制作的。
先从最简单的开始:玩转微信“自带装备”
你可能都不知道,微信自己就藏着一个简易的剪辑器。在你发朋友圈或者视频号,选择视频之后,左下角会有一个“编辑”按钮。别小看它,对于一些要求不高的快速分享,它简直是神器。
它能干嘛?
- 裁剪时长 :视频前后不想要的部分,拖动一下进度条,咔嚓,就没了。
- 添加表情包 :把你收藏的那些沙雕表情包贴上去,瞬间就能增加视频的趣味性。
- 加文字 :可以简单地输入文字,选个颜色。虽然样式不多,但用来做个简单的标注,够用了。
- 配音乐 :这是重点!微信会给你推荐很多热门BGM,你也可以自己搜索。一段平淡的视频,配上合适的 BGM ,氛围感立刻就出来了。想象一下,你拍的落日晚霞,配上一首空灵的纯音乐,是不是档次瞬间就上去了?
- 加滤镜 :自带的滤镜虽然不多,但也能帮你快速统一画面的色调。
什么时候用它?比如,你只想快速剪掉视频多余的开头结尾,加个音乐就发朋友圈。用自带的功能,一分钟搞定,省去了打开其他App再导出的麻烦。方便,就是它最大的优点。
进阶玩法:请出专业选手「剪映」
当然,如果想让你的视频更上一层楼,自带的功能肯定就不够看了。这时候,我们需要请出“专业选手”。市面上剪辑App很多,但我个人最推荐的,也是现在几乎人手一个的,就是「剪映」。
为啥是它?免费、功能强大到离谱、对新手极其友好。可以说,它把很多电脑上专业剪辑软件的功能,都给你简化后塞进了手机里。
用剪映来制作一个视频,大概是这么个流程,你跟着我的思路走一遍:
第一步:素材的“预处理”
别急着把所有视频一股脑全丢进剪映里!先在手机相册里过一遍,把你觉得“有料”的片段,都点个“心”收藏起来。这个动作,叫预筛选。它能帮你在一堆废片里快速定位到可用的精华,极大提升你后续的剪辑效率。相信我,这个习惯能救你的命。
第二步:开工!搭建视频的“骨架”
打开剪映,新建项目,把刚才收藏的那些视频素材导进去。
现在,你要做的是“粗剪”。什么是粗剪?就是先不管什么花里胡哨的特效和转场,把这些片段按照你心里想好的故事线,或者说,按照你希望观众看到的顺序,排列在时间轴上。把每个片段里多余的、抖动得厉害的、没拍好的部分,通通分割、删除。
这个阶段的目标很纯粹:让故事线变得流畅、清晰。比如,你想做一个“周末出游Vlog”,那顺序可能就是:起床收拾 -> 交通路上 -> 到达目的地 -> 吃喝玩乐 -> 日落回家。先把这个骨架搭起来,你的视频就不会乱。
第三步:注入灵魂!精剪的艺术
骨架搭好了,接下来就是添砖加瓦,给你的视频“化妆”了。这是最花时间,也是最出效果的一步。
节奏感,一切的灵魂
你的视频看得爽不爽, 节奏感 是关键。怎么找节奏?最简单的方法就是 “卡点” 。导入一段你喜欢的 BGM ,然后点击“自动踩点”。剪映会自动帮你识别音乐的节拍。然后,你就可以把画面的切换、人物的动作,对准那些黄色的标记点。鼓点一响,画面一换,那种视觉上的爽快感,一下子就来了!
调色,改变画面的气质
原片直出的画面,往往显得“素”。这时候就需要 调色 和 滤镜 。剪映里有海量的滤镜库,什么电影感、复古港风、日系清新,应有尽有。别随便套一个就完事。点开一个滤镜,你还可以调整它的强度。我个人的习惯是,不会用100%的强度,那样太“假”,拉到60%-70%左右,既能改变色调,又保留了真实的质感。如果对画面有更高要求,可以试试“调节”功能,手动去拉高光、阴影、对比度、饱和度……这个水很深,但稍微捣鼓一下,你的画面质感就能甩开别人一条街。
字幕,你的“嘴替”和“情绪放大器”
字幕 非常非常重要!它不仅能让观众在静音时也能看懂你的视频,更能帮你强调重点、烘托情绪。放弃那个又大又丑的默认字体吧!剪映的“文本”功能里,有各种艺术字体、动画效果和模板。去找一个和你视频风格搭调的。比如,文艺风的视频,可以用手写体;搞笑的视频,可以用综艺感十足的粗体字。小技巧:给字幕加上合适的描边和阴影,能让它在复杂的背景里也清晰可见。
转场,让衔接丝般顺滑
两个片段之间硬生生地切换,会很突兀。在两个片段中间的那个小白块,点一下,就能添加 转场 效果。但是!千万别滥用!不要每个切换都加一个炫酷的翻转、叠化。那样只会显得非常“新手”,非常“土”。好的转场是为内容服务的。我常用的就几个:基础里的“叠化”用于情绪转折,“闪黑”或“闪白”用于强节奏切换。大部分时候,利落的“硬切”反而更有力量。
音效和音乐的魔法
我们前面说了 BGM ,但别忘了 音效 。在合适的时机,加上一个“嗖”的划过声,一个“叮”的提示音,或者一个群众的哄笑声,能让你的视频趣味性大增。这些细节,是区分普通视频和优质视频的关键。
第四步:收尾!导出与发布
所有东西都调整好之后,预览几遍,确保没问题。然后就是导出了。
右上角的导出设置,一般我推荐选择1080P的分辨率和30帧的帧率,码率选择“推荐”就行。这样导出的视频,清晰度足够,文件大小也比较合适。微信上传时虽然会压缩,但你给它的“底子”越好,它压缩后呈现的效果也就越棒。
你看,一个完整的微信视频剪辑制作流程,其实就是这么回事。它本质上是一个不断“折腾”和“取舍”的过程。
别怕麻烦,也别怕做得不好。你刷到的每一个让你惊艳的视频,背后都是创作者反复的尝试和修改。重要的不是你第一次能做得多完美,而是你真的开始动手去做了。
现在,就从你相册里最近拍的那段视频开始,打开剪映,跟着上面的步骤,去创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,独一无二的故事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27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