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现在人人都能用手机拍视频,随手记录生活、分享瞬间,这太普遍了。可拍是拍了,画面有了,声音呢?很多人就卡在这儿了。点开一些朋友随手剪的视频,画面可能挺好看的,但要么是干巴巴的原声,风声、人声嘈杂;要么就是随便塞段音乐,跟画面八竿子打不着,甚至声音比视频本身还抢戏。你知道吗?一个视频能不能“活”起来,除了画面,声音绝对是半壁江山,甚至是决定性的那个!尤其是在手机剪辑视频的世界里,搞定配音,你的作品就瞬间提升好几个level,告别那种“行走的PPT”感。
所以,到底手机剪辑视频怎么配音?这事儿没你想得那么复杂,但也绝不是随便加个BGM那么简单。它包括了好多层——你要配什么声?在哪儿找这些声?找到怎么弄进视频里?弄进去之后又怎么调才好听?这一连串的问题,其实都有它的门道儿。

先聊聊配音到底配啥。笼统地说,主要分三大类,缺一不可,或者说得会根据视频内容灵活组合。
第一类,也是最直接、最有个人风格的——人声。它可以是你的解说,你的画外音,你对着镜头说话的声音(也就是同期声),或者是采访对象的对话。Vlog、教程、开箱视频,这人声太关键了。没有解说,观众可能根本不知道你在干啥;没有真情实感的同期声,视频就少了那份真实和温度。
第二类,背景音乐(BGM)。这是视频情绪的调节器,气氛组组长!开头的轻快音乐能吸引人,中间的紧张或舒缓音乐能带着观众情绪走,结尾的温情或激昂音乐能让人回味。选对了BGM,视频的高级感瞬间拉满;选错了,就可能让人分分钟想划走。
第三类,音效。别小看那些叮咚、咔嚓、呼啦的声音。它们是细节的魔术师。开门声让画面更真实,转场音效让片段切换不突兀,点击音效能强调某个操作步骤。这些细碎的声音,往往能让你的视频更生动、更有层次。
好了,知道要配啥了,那怎么用手机把这些声音“装”进你的视频里呢?现在的手机剪辑软件功能都强大到离谱,比如剪映、快手剪辑、必剪、VN等等,它们内置的配音功能已经足够普通用户使用了,甚至很多专业人士做短视频也直接用它们。
最常见的操作流程,我给你捋捋:
首先是人声录制。如果你是做解说或Vlog,需要自己说话。方法一:直接在剪辑软件里录。大部分软件都有个“录音”按钮,点一下就开始录,再点一下停止,录好的音频片段就自动加到你的时间轴上了。这方法方便,可以看着画面一句一句地录,方便控制长度和节奏。方法二:用手机自带录音工具或其他录音App先录好,再导入到剪辑软件里。这适用于你需要比较专业的录音环境,或者想先录完再剪的情况。录音环境可太重要了!别在马路边、风大的地方录。找个相对安静的房间,关上窗户,甚至躲在被窝里,都能有效减少杂音。用手机自带麦克风当然可以,但效果有限。有条件的话,插个有线耳机,用耳机上的麦克风录,效果会好不少。再讲究点儿,买个几十块钱的领夹麦(小蜜蜂),夹衣服上,声音会清晰很多,指向性强,能有效避开周围环境声。录的时候注意啥?语速别太快,吐字清晰,带点儿感情,别像念课文!
接着是音乐和音效。去哪儿找?最方便的是手机剪辑软件自带的素材库。剪映啊、快手剪辑啊,它们的音乐、音效素材库都特别丰富,而且大部分都标注了可以免费使用,这能省去你很多找版权音乐的麻烦。版权问题太重要了!别随便从网上下载流行歌曲当BGM,小心被平台限流甚至警告。软件自带的或者一些明确提供免费商用音乐的平台(比如一些公益音乐平台、或注明CC协议的音乐)是比较稳妥的选择。选音乐的时候,别光听好不好听,更要看它跟你的视频内容搭不搭,情绪匹不匹配,节奏合不合拍。有时候一段音乐的高潮正好卡在画面某个精彩瞬间,那感觉,绝了!
把声音搞到手了,无论是录的人声,还是找的音乐、音效,下一步就是塞进视频里,然后精细调整。在剪辑软件里,你会看到视频轨道下面有好几条音频轨道。把不同的声音素材拖到对应的轨道上。人声放一条,BGM放一条,音效放一条,这样管理起来清晰。然后就是调整音量!这是配音的灵魂操作之一。很多人视频声音听着难受,问题就出在音量没调好。记住基本原则:主要的、你想让观众听清的声音,音量要大;做背景的声音,音量要小。比如,有人声解说的时候,BGM的音量一定要压低,让人声突出。如果BGM响得盖过了你的声音,那解说就白录了。反过来,没有人声,只有画面的时候,BGM音量可以适当调大一些。软件里有音量条,可以拖动,或者直接输入数值。有些软件甚至支持在时间轴上打点,做音量曲线,实现音量逐渐变大(淡入)或变小(淡出),这能让音乐进出更自然,不那么突兀。除了整体音量调整,还要考虑降噪(去除录音时的环境杂音)和一些混响(让声音听起来有回声或在特定空间里,比如听起来像在音乐厅、小房间等)。手机剪辑软件里通常会有这些功能,效果嘛,简单的处理可以,太复杂的可能还得专业软件。但对于大多数手机剪辑用户来说,保证人声清晰、BGM音量适中、不抢戏,就已经成功一大半了。
我在刚开始用手机剪辑视频那会儿,也踩过不少坑。最头疼的就是录音,第一次在户外录Vlog,声音全被风声盖了,后期怎么调都没救,气得我差点把手机扔了。后来才知道得找避风的地方,或者用防风罩。还有找BGM,觉得一首歌特别好听,直接用了,结果发到平台没多久就被告知侵权,视频要么限流要么强制静音,好几个小时的努力白费。从那以后,我都是优先用剪映自带的音乐,或者反复确认版权问题。以及音量没调好,有时候人声忽大忽小,有时候BGM突然炸响,自己听着都别扭,别说观众了。
怎么避免这些问题?多听!配音不是把声音加进去就完事了,得反复听,尤其戴耳机听,检查人声是否清晰,BGM是否压过了主要声音,音效是不是加得太多太乱。学着看音频波形图,波峰波谷能帮你判断声音的大小,结合画面波形图,也能辅助你做声音和画面的对齐。
有时候,先写好解说词再录音,对着稿子念,能保证内容完整流畅。如果一段话说错了,没关系,可以停下来,喘口气,再重新说这句或这段,后期在软件里把好的剪出来拼一起。手机剪辑软件基本都支持音频裁剪和拼接,非常方便。
总而言之,手机剪辑视频怎么配音,它不是一个单一动作,而是一个包含了录音、找音乐、加音效、导入、调整音量、对齐画面的完整过程。每个环节都需要一点点耐心和细心。上手常用的手机剪辑软件,熟悉它的音频功能模块,多尝试不同的声音组合和调整方法,慢慢你就会摸索出自己的一套配音心得。
别怕麻烦,给你的手机剪辑视频好好配个音吧!当你的Vlog不再是“哑巴”,当你的教程有了清晰的解说,当你的生活记录因为一段恰到好处的BGM而变得更有感染力,你会发现,原来用手机也能做出这么棒的视频!去试试,去折腾吧,声音的世界,能让你的视频作品飞得更高,更远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912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