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这年头,剪辑视频怎么加音乐,简直是入门级操作,但真正要加得好、加得妙,那可不是随便拖条音轨进去就完事儿的。别以为加个背景乐就是万能钥匙,加错了,轻则让你的视频变土味,重则直接让观众想点叉。咱今天就来聊聊,这给视频添上声音的艺术和技术,怎么才能玩儿得转。
想想看,你辛辛苦苦拍了一段素材,可能是旅行的风景,可能是朋友的欢笑,也可能是自己捣鼓出来的小教程。画面是有了,色彩也调了,但总觉得少了点灵魂?对了,就是声音!尤其是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,它能瞬间点燃情绪,烘托气氛,甚至比画面本身更能抓住人心。你刷短视频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?一个视频火不火,BGM(背景音乐)占了多大比例?有时候,仅仅因为一段魔性的音乐,你就能把一个平平无奇的视频刷上好几遍。所以说,给剪辑视频加音乐,不是可选项,是必选项!

那么,具体要怎么操作呢?别急,咱们一步步来。
首先,你得有“工具”,也就是视频剪辑软件。市面上的选择太多了,从手机上的剪映、必剪,到电脑上的剪映专业版、Adobe Premiere Pro(PR)、Final Cut Pro(FCPX),再到更高级的DaVinci Resolve(达芬奇)。对于初学者,手机APP或者剪映专业版上手快,功能也够用。PR、FCPX这些更专业,当然学习曲线也更陡峭一些。但不管用啥软件,加音乐的基本逻辑都是差不多的:导入素材->创建序列(或项目)->导入音乐文件->将音乐文件拖拽到音频轨道->调整音乐与视频的同步->调整音量->导出。
听着挺简单?实际操作起来,坑可不少。
第一个坑,也是最大的坑:版权!别随便去网上扒拉首歌就往视频里加,尤其如果你想把视频发到公开平台,比如抖音、B站、YouTube。那些你听着特带感、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,大部分都是有版权的。侵权了轻则被平台静音、下架,重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。别以为“反正没人知道”或者“我就加一小段没关系”,现在平台的审核系统可聪明着呢。所以,找音乐,版权安全是第一要务。
那安全又好用的音乐去哪儿找?
- 免费无版权音乐库: 这是最常见的选择。很多平台都有自己的无版权音乐库,比如YouTube的音频库、B站的素材库。此外,还有一些专门提供无版权或知识共享协议(Creative Commons License)音乐的网站,比如Epidemic Sound(收费,但版权清晰,非常适合创作者)、Artlist(收费,高质量)、Mixkit(免费)、Pixabay Music(免费)。甚至一些剪辑软件自带的音乐素材也都是无版权的,比如剪映里那些标注“无版权”的BGM。记住,即便是知识共享协议,也要看清楚是哪种协议,有些要求署名,有些不能用于商业用途。
- 付费音乐平台: 如果你的预算充足,或者对音乐品质要求很高,可以考虑订阅一些付费的音乐素材网站,像前面提到的Epidemic Sound和Artlist。这些平台的音乐库非常庞大,风格多样,而且买了他们的服务,你就获得了明确的使用授权,用起来踏实。
- 自己创作或找朋友创作: 如果你有音乐天赋,或者认识会编曲的朋友,这当然是最好的选择。原创音乐不仅独一无二,而且完全没有版权问题。
- 获得授权: 如果你真的特别想用某首有版权的歌曲,那么唯一的合法途径就是联系版权方购买使用授权。这个过程通常比较复杂且费用不菲,不适合大多数普通视频制作者。
选好了安全可靠的音乐源,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音乐。这可不是随便找一首你喜欢的歌就行。音乐要服务于视频内容,要和视频的情绪、节奏、风格相匹配。
- 看情绪: 视频是开心的?配个 upbeat 的欢快曲子。视频是伤感的?来点忧郁的旋律。视频是紧张刺激的?需要有力的节奏感。音乐是视频情绪的放大器。
- 看节奏: 你的视频节奏是快是慢?音乐的节奏也要跟着走。画面切换很快,剪辑很跳跃?配乐节奏也得跟上。画面是慢悠悠的叙事?音乐也要舒缓一些。有时候,音乐的节奏点还能用来作为画面切换或文字出现的依据,让视频看起来更卡点、更专业。
- 看风格: 你的视频是 Vlog?是教程?是宣传片?是文艺短片?不同风格的视频,适合的音乐类型也不同。Vlog 可能适合轻松活泼的流行音乐或Lo-fi,教程可能需要背景音量较低、不影响讲解的纯音乐,宣传片可能需要大气磅礴的配乐,文艺短片可能需要更具艺术感的旋律。
选好了音乐文件,把它拖进剪辑软件的音频轨道后,还有几个关键的调整步骤:
- 对齐与剪裁: 音乐文件可能比你的视频长,或者起始部分不是你想要的。你需要把它剪裁到合适的长度,并调整它的开始位置,让它与视频的开端或某个关键节点对齐。很多时候,你需要反复听,找到音乐中与画面最契合的段落。
- 音量调整: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!背景音乐的音量绝对不能压过视频里的人声(如果有人说话的话)或者关键的环境音。一般建议,背景音乐的音量要比人声低很多,让人声清晰可辨。剪辑软件里都有音量控制条或音频增益选项,可以精确调整。有时候,为了突出某个画面或过渡,你还需要对音乐的音量进行 关键帧设置 ,比如让音乐在某个时间点逐渐增大或减小,实现淡入淡出的效果。
- 淡入淡出: 直接开始或结束的音乐会显得很突兀。使用“淡入”效果可以让音乐音量从无到有逐渐增大,使音乐自然地进入;使用“淡出”效果可以让音乐音量从有到无逐渐减小,使音乐平滑地结束。这会让你的视频听起来更舒服、更专业。几乎所有剪辑软件都提供淡入淡出的功能,通常是以小图标或拉杆的形式出现在音频片段的开头和结尾。
- 多音轨混合: 很多时候,你的视频不仅仅只有一条背景音乐。可能有环境音、特效音、人声、以及多条背景音乐用于不同段落。这时,你需要把它们分别放到不同的音轨上,然后调整它们之间的音量平衡。这就像一个小型混音工作,需要仔细听,确保各种声音层次分明,互不干扰,共同服务于视频内容。比如,讲解的段落背景音乐音量就得小,展示画面的段落音乐可以稍微大一些。
别怕尝试!给剪辑视频加音乐,是个反复调整、不断优化的过程。第一次可能加得不好听,没关系,换一首,再调整音量,试试淡入淡出。多听听别人做得好的视频,分析他们的音乐是如何运用的。有时候,一段视频的成功,真的离不开那段“灵魂BGM”。
最后,再唠叨几句关于“画面感”和“风格”的事儿。我在写这段文字的时候,脑子里会想象你坐在电脑前或拿着手机,皱着眉头琢磨这首歌到底合不合适,想象你一次次拖动音轨、调整音量、反复播放检查。这不只是技术的罗列,更是创作者在背后付出的心血和情感。加音乐,是在为你的画面注入生命,赋予它声音的表情。所以,别把它当成一个枯燥的任务,去感受音乐,去感受你的视频,让它们碰撞出火花。
总而言之,剪辑视频怎么加音乐,核心在于:版权安全、选择合适、细致调整。从找到靠谱的音乐源,到根据视频内容挑选旋律和节奏,再到在剪辑软件里精细地调整音量和时长,每一步都不能敷衍。别小看这“加音乐”的小事儿,它可是能瞬间提升你视频质感和吸引力的关键秘诀。去试试吧,你的视频,值得拥有更好的声音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96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