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到哪个视频剪辑可以自动加字幕这个话题,我可太有发言权了。真的,不是吹,要是把前几年我手动敲字幕的时间折算成工时,估计能在市中心凑个厕所的首付。那段日子,就是一边听写,一边暂停,一边打字,一边怀疑人生。一个十分钟的视频,加字幕俩小时起步,遇到个口音重一点的采访对象,简直就是一场灾难。
所以,当自动字幕功能开始普及的时候,我感觉就像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,或者说是被判了无期徒刑的人突然被告知,嘿,你可以假释了!那种解脱感,没经历过的人根本不懂。

废话不多说,直接上干货。这些年我基本把市面上主流的家伙什儿都摸了个遍,今天就掏心窝子给你盘一盘。
懒人福音,上手即用型:剪映
这玩意儿,简直就是为短视频时代而生的。如果你问我,哪个视频剪辑可以自动加字幕能最快上手,答案百分之百是剪映。无论是手机版还是电脑版,它的“智能字幕”功能都摆在最显眼的位置,生怕你看不见。
操作有多无脑?导入视频,点一下“文本”,再点一下“智能字幕”,然后你就去泡杯咖啡,回来一看,齐活了!字幕已经整整齐齐地躺在时间轴上了。
识别率怎么样?说实话,相当惊艳。对于普通话标准、背景音不嘈杂的视频,准确率能飙到95%以上。偶尔有几个错别字,或者语气词识别不出来,但那点修改的工作量,跟从零开始手打比起来,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。你就把它想象成一个帮你完成了95%工作的实习生,剩下的你稍微审审稿就行。
优点:免费(大部分核心功能)、快、识别率高、对新手极其友好。缺点:专业性差点意思。你想做些特别复杂的样式,或者跟专业的调色、音效流程结合,它就有点力不从心了。但对于绝大多数自媒体博主、Vlogger来说,剪映绝对是第一选择,不接受反驳。
专业玩家的进阶之选:达芬奇(DaVinci Resolve)
当你的视频制作开始往“作品”级别走,或者说,你开始接一些商业项目了,剪映可能就显得有点“过家家”。这时候,就该达芬奇登场了。
以前的专业剪辑软件,加字幕那叫一个费劲。但现在时代变了,达芬奇从18.5版本开始,也内置了AI语音转文本功能。这简直是专业剪辑师的狂欢。
它好在哪?最大的好处是无缝衔接。你就在剪辑软件里,一键生成字幕,然后直接在时间轴上进行精细化调整,修改、合并、拆分字幕条,调整样式,所有操作都在一个软件里完成。不用像以前一样,在A软件里生成SRT文件,再导入到B软件里,来回折腾。这种流程上的顺滑,用过就回不去了。
识别精度:和剪映比起来,我个人体感不相上下,甚至在处理一些稍微复杂音频环境时,感觉达芬奇的算法更稳一点。
最关键的是:它是专业的非编软件啊!这意味着你在享受自动字幕便利的同时,还能拥有顶级的调色、调音、特效工具。这是一个完整的生产力工具,而不是一个“小玩具”。
缺点:学习曲线陡峭。如果你之前没接触过专业剪辑软件,达芬奇的界面可能会让你头晕。而且这个功能是Studio付费版才有的,需要一点投资。但相信我,这笔投资,值。
老牌巨头的自我救赎:Premiere Pro
说到视频剪辑,怎么能绕开Pr呢。Adobe家的Premiere Pro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字幕功能都挺拉胯的。但面对剪映这些后起之秀的冲击,它也终于坐不住了。
现在的Pr版本,也集成了基于AI的“语音到文本”功能。用起来的感觉和达芬奇很像,都是在软件内部完成识别和编辑,非常方便。
Pr的优势:在于它强大的生态系统。如果你是Adobe全家桶用户,用Ps处理图片,用Ae做特效,那么在Pr里剪辑和加字幕,文件的联动和协同工作的效率是最高的。而且它支持的插件生态也更丰富,你可以找到各种奇奇怪怪的字幕插件来满足你的定制化需求。
识别效果:同样是第一梯队水准,和剪映、达芬奇打得有来有回。
所以怎么选?如果你已经是Adobe生态的用户,或者你的工作流程严重依赖Ae,那就在Pr里解决字幕问题。如果你是新入坑,想一步到位,我个人更倾向于推荐达芬奇,毕竟它的调色模块是宇宙最强,而且软件的运行效率也更受好评。
一些特别的存在:在线工具与专用软件
除了上面这些集成在剪辑软件里的功能,还有一些“单项冠军”。
比如网易见外工作台,这是一个网页工具。你把视频或者音频传上去,它能帮你生成带时间轴的字幕稿,甚至还能翻译。它的特点是识别非常准,尤其是对于一些正式的、多人的会议、采访,效果拔群。生成之后,你可以下载SRT文件,再导入到任何剪辑软件里。
还有像Arctime这样的老牌字幕软件,它本身不带识别功能,但可以完美配合各种语音识别工具生成的纯文本,帮你快速打轴。对于追求字幕节奏、断句、样式的极致控制狂来说,这玩意儿是神器。
掏心窝子的大实话
最后,得泼一盆冷水。记住,到目前为止,市面上任何一款号称自动字幕的工具,都只是“辅助”,绝对无法完全替代人工。
AI是你的“速记员”,而你,是“总编辑”。
它会犯一些低级错误,比如同音字搞混(“的得地”重灾区)、专有名词识别不出来、在嘈杂环境里胡说八道。你必须,也必然要人工校对一遍!这是对你作品和观众最基本的尊重。别偷这个懒,不然视频发出去,评论区肯定有人@你找错别字,那多尴尬。
所以,我的工作流通常是:1. 用剪映或达芬奇进行第一遍快速识别,生成基础字幕。2. 戴上耳机,从头到尾跟着视频看一遍,精修错别字、标点,并且根据说话的节奏,手动断句、合并字幕行,让它看起来更舒服。3. 最后,再统一调整字幕的字体、大小、颜色、位置,让它符合整个视频的风格。
工具的进化,是为了把我们从重复、枯燥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,让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放在“创作”本身。所以,别再问哪个视频剪辑可以自动加字幕了,答案是:大部分都可以了!赶紧选一个用起来,把那些因为怕麻烦而没做的视频,都做出来吧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64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