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多人张口闭口就是“PR”,搞得跟个行业黑话似的。刚入行那会儿,我也懵,PR?公关吗?后来才知道,这俩字母背后藏着一个长得要命的名字——Adobe Premiere Pro。对,就是这个,一个单词都不能少。
叫全名,感觉就像是你第一次去见女朋友家长,得毕恭毕敬、一本正经。但熟悉了之后,你只会喊她的小名。我们喊它PR,就是这种感觉,一种老朋友间的默契。

但你千万别因为这个昵称就小瞧了它。这个名字里的每个词,都沉甸甸的,满是故事。
先说Adobe。这可不是个小作坊,这是个“家族企业”,而且是个巨无霸家族。你肯定听过PS(Photoshop),搞特效的可能离不开AE(After Effects),调声音的有AU(Audition)。它们全是一家的!这就意味着,Adobe Premiere Pro天生就不是孤军奋战。我经常在PR里剪着片子,发现某张图颜色不对,直接右键“在Photoshop中编辑”,改完保存,PR里就自动更新了。这种无缝衔接的“全家桶”体验,用起来那叫一个丝滑,简直是效率的催化剂。别的软件,你可能得导来导去,光是文件格式就够你喝一壶的。
再说Premiere。这词儿在法语里是“首次”、“首席”的意思。Adobe给它起这个名,野心昭然若揭。它就是要当视频剪辑界的头牌。事实上,在很多领域它也确实做到了。从你刷到的短视频博主,到电视台的节目制作,再到好莱坞的一些电影(比如《死侍》),背后都有PR的身影。它就像一把瑞士军刀,功能未必样样顶尖,但胜在全面,什么活儿都能干,而且干得还不错。
最后是那个Pro。Professional,专业的。这个词直接给软件定了性。它把那些只想给视频加个滤镜、配个音乐的“玩家”和真正想把“剪辑”作为一门手艺、一个职业的“匠人”给区分开来了。它的界面,第一次打开,说实话,劝退感十足。密密麻麻的窗口、看不懂的按钮、深邃的灰色调……我到现在还记得我第一次试图把视频拖进时间线,结果拖了半天没反应的窘迫。这就是Pro的门槛。它不会像某些App一样,手把手喂饭给你吃。它把所有的工具——那些能创造出惊艳效果的利器——全都摆在你面前,但用不用、怎么用,全看你自己。
所以,Adobe Premiere Pro这个全名,翻译过来就是:“Adobe家族出品的,立志成为行业首席的,专业级视频编辑软件。”
你看,是不是瞬间感觉不一样了?
说回我自己用PR的感受。它对我来说,更像一个又爱又恨的伙伴。爱它,是因为它的强大和包容。几乎没有它“吃”不进去的视频格式,4K、8K,只要你电脑扛得住,它就敢处理。它的时间线,就是我的画布,素材是颜料,我可以在上面肆意挥洒,用蒙太奇创造时空,用转场连接情绪,用音效撩拨心弦。那种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素材,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操作,变成一个有呼吸、有故事的完整作品的成就感,真的,会上瘾。
但恨它的时候,也恨得牙痒痒。谁还没见过几次PR崩溃的红色报错弹窗呢?尤其是在你剪了一下午,忘了按Ctrl+S的时候。那一瞬间,世界都是灰色的,感觉心脏骤停。还有它那令人抓狂的渲染速度,进度条上预估的“剩余5分钟”,可能只是个善意的谎言。这些都是每个PR剪辑师必须经历的“劫”。但奇怪的是,骂完之后,重启电脑,你还是会乖乖地打开它,继续刚才未完成的工作。没办法,谁让它好用呢。
对于想学PR剪辑的新手,我不想说什么“从入门到精通”的空话。我想说,别怕它。
别一开始就想着去啃那些长达数小时的系统教程,你会被吓跑的。先找点自己感兴趣的短片,比如你偶像的MV,或者一段电影预告片,试着去模仿它。你的第一个目标,不是做出一个完美的作品,而是学会最基础的几个操作:如何导入素材,如何用“剃刀工具”把视频切开(C键),如何把它们拼接到一起,如何加上最简单的淡入淡出。
把这个过程当成玩乐高。一块块积木(视频素材)在你手里,先别管图纸,自己随便拼。当你成功地让两个不相干的镜头,通过你的手,流畅地衔接在一起时,那种微小的、具体的快乐,会成为你继续学下去的巨大动力。
然后,你会慢慢发现,你想实现某个效果,但不知道怎么做。比如,你想让字幕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,你想让画面震动一下。这时候,你再带着具体的问题去搜索。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:关键帧、蒙版、嵌套、调色……Adobe Premiere Pro的深度和广度会让你惊叹。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,你永远有探索不完的东西。
所以,别再纠结“pr剪辑全名”是什么了。它叫什么不重要,重要的是,它能帮你把脑子里的想法,变成看得见、听得见的现实。它是一个工具,一个媒介,一座桥梁,连接着你的想象力和这个世界。
当你真正掌握了它,你就不再是一个单纯的“视频剪辑师”,你成了一个讲故事的人。这,才是Adobe Premiere Pro背后,最酷的事情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56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