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到PS怎么剪辑图片,这问题可就大了去了。它不像问“一加一等于几”那么简单,它更像是在问“怎么烧出一桌好菜”。你用什么锅,什么火,什么调料,针对什么食材,出来的味道天差地别。PS也是一样,所谓的“剪辑”,在不同人的嘴里,意思可能完全不一样。
有人说的“剪辑”,可能就是最最基础的,把一张照片里多余的天空或者地面裁掉,让主体更突出。这事儿简单。打开你的Photoshop,左边工具栏里那个长得像个相框缺了两条边的图标,就是裁剪工具。快捷键是C,记住它,以后用得着。你框住所要的部分,回车一敲,齐活儿。这就像做菜前的备菜,把烂叶子择掉,把根切了,干干净净。但别小看这一下,构图的学问全在这里面。有时候一张平平无奇的照片,你把它从横构图裁成竖构图,或者遵循个什么三分法、黄金螺旋,哎,那味道,一下子就出来了。艺术感,懂吗?

但是,我猜,绝大多数人问PS怎么剪辑图片,心里想的其实是那个更神奇的操作——抠图。就是把图片里的一个人、一只猫、一个产品,从它原来的背景里,完美地、一根头发丝都不少地给“抠”出来,然后换个背景,比如把自己P到巴黎铁塔下,把产品图换成纯白背景。这才是PS的魅力所在,也是无数新手抓耳挠腮的地方。
咱们先说说“傻瓜式”的办法。新版的Photoshop越来越智能,简直要把人惯懒。工具栏里的对象选择工具或者快速选择工具,你拿着它在你要抠的东西上随便画个框,或者涂抹几下,PS就会自动帮你识别边缘。对于那些背景和主体颜色分明、边缘清晰的图片,这招简直是神技,三秒钟搞定,快得让人想哭。还有那个魔棒工具,你对着一大片纯色点一下,比如蓝天,它“唰”地一下就把整片天都选中了。
听起来很美,对吧?但现实往往很骨感。一旦背景复杂点,或者主体边缘毛茸茸的,比如人物的发丝、宠物的毛发,这些“智能”工具立马就给你演一出“翻车现场”。选区边缘坑坑洼洼,跟狗啃过似的,要么就是把不该选的也选进来了。这时候,你就知道,偷懒的路,往往通向返工的地狱。
所以,想真正玩转抠图,你就得认识真正的王者——钢笔工具。
就是它,钢笔工具(快捷键P)。这玩意儿,新手一看就头大,觉得那贝塞尔曲线简直是反人类的设计。但你信我,一旦你花点时间跟它磨合,熟悉了怎么通过拖拽锚点来控制曲线的弧度,你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它就像是给你一把手术刀,让你沿着物体的轮廓,一个点一个点地,精准、优雅地描绘出你想要的路径,那种控制感,是任何自动工具都给不了你的。抠那些边缘平滑的物体,比如手机、瓶子、桌子,用钢笔工具简直是享受。路径闭合后,右键“建立选区”,一个完美的选区就诞生了。这是硬功夫,是基本功,是区分青铜和王者的分水岭。
当然,抠头发丝这种变态级别的活儿,光用钢笔也不行。这时候就要请出另一位大神——通道和调整边缘(现在叫“选择并遮住”)。这个操作稍微复杂点,但原理很简单。比如,在RGB通道里,找一个头发和背景对比最强烈的通道(通常是蓝色通道),复制它,然后用色阶或者曲线,把对比度拉到极致,让头发丝变成纯黑,背景变成纯白,再把它作为选区载入。最后进入“选择并遮住”面板,用里面的画笔涂抹发丝边缘,PS的算法会自动帮你把那些恼人的小细节给抠出来。这个过程,有点像在搞科学实验,精细、复杂,但成功后的成就感,爆棚!
说完了抠图,咱们得聊聊“剪辑”的灵魂——图层蒙版。
听我的,从今天起,忘了橡皮擦工具吧!那玩意儿是毁灭性的,你擦掉了就是真的没了,想反悔?对不起,晚了。而蒙版,我的朋友,它就是你的后悔药,是PS非破坏性编辑的基石。
当你给一个图层添加了蒙版,你可以想象成是给这个图层盖上了一块能透光的玻璃。你用黑色的画笔在蒙版上涂抹,对应的图层区域就会被“隐藏”起来,就像你在玻璃上涂了黑漆,挡住了后面的东西;你用白色的画笔涂抹,被隐藏的区域就又会“显示”出来。想擦除一部分?用黑色画笔。擦多了?换成白色画笔再画回来。一切都可逆,一切都安全。你抠出来的图,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给它一个蒙版,然后在蒙版上精修边缘,而不是直接删除像素。这是一种思想,一种专业的工作流,养成这个习惯,你的PS水平会直接上一个台阶。
最后,所谓的“剪辑”,还包含了对图片光影、色彩的调整,这才是让一张图片脱胎换骨的魔法。
别再只知道用“亮度/对比度”了,那太初级了。请立刻、马上,去认识一下曲线工具(Ctrl+M)。如果说钢笔工具是抠图之王,那曲线就是调色之神。那根斜线,就是你掌控整个画面光影的权杖。把曲线中间部分轻轻往上拉一提,整个画面的精气神儿就上来了,明亮通透;往下拉,则能营造出深沉、压抑的氛围。S型曲线,是万金油,能瞬间增加画面的对比度和质感。你还可以分别对红、绿、蓝三个通道进行调整,去修正照片的偏色,或者创造出独特的电影感色调。玩转了曲线,你就基本上掌握了调色的核心。
除此之外,还有色相/饱和度、色彩平衡、可选颜色等等,它们就像是调色板上的各种颜料,配合起来,能调出无穷无尽的色彩变化。
所以,回到最初的问题,PS怎么剪辑图片?
它不是一个单一的动作,而是一个流程,一个思考的过程。它可能是:
- 先用 裁剪工具 进行二次构图,确定画面的视觉中心。
- 然后分析画面,决定用 钢笔工具 还是 对象选择工具 ,结合 蒙版 ,把主体物精准地抠出来。
- 接着用 修复画笔工具 或者 仿制图章工具 ,去掉画面上烦人的瑕疵,比如脸上的痘痘,背景里的路人甲。
- 最后,打开 曲线 和各种调色工具,像一个画家一样,为你的画面注入情绪和氛围,调整光影,统一色调。
这个过程,需要耐心,更需要练习。别指望看一篇文章就能立刻成为大神。去下载一些素材,自己动手,去抠一张复杂的图,去调一张灰暗的废片。当你用钢笔工具勾勒出一条完美的弧线时,当你在蒙版上用画笔擦出柔和的过渡时,当你拖动曲线看到画面奇迹般地焕发光彩时,你才能真正理解PS怎么剪辑图片的乐趣和精髓。它不只是技术,它更是艺术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4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