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有人问我“学剪辑用什么软件好”,我头都大。真的,不是敷衍,是这个问题太空泛,也太私人了。这感觉就像问一个厨子,最好的锅是哪一口?是爆炒用的铁锅,还是炖汤用的砂锅?完全取决于你要做什么菜,以及,你是谁。
所以,别再问哪个“最好”了,我们聊聊哪个“最对”。今天我就不当什么客观中立的测评师了,咱们就当是深夜撸串,我跟你掏心窝子聊聊这几位混得风生水起的常见剪辑软件,它们各自都是什么脾气,什么德行。

先从那个绕不开的家伙说起——剪映。
对,就是它。你可能觉得把它跟后面那群“大佬”放一起有点掉价,但你必须承认,它现在就是短视频时代的王。剪映的崛起,简直是一场对传统剪辑软件的降维打击。它的逻辑根本不是让你“创作”,而是让你“生产”。手机滑一滑,模板一套,BGM一卡,字幕自动识别一开……Duang!一条看起来还不错的短视频就出炉了。
它的核心思想是“快”,快到让你没有时间去思考什么镜头语言、什么叙事节奏。对于绝大多数只想记录生活、做个Vlog、搞个带货视频的人来说,这简直是福音。PC版的剪映专业版也越来越强,功能给得相当大方。但它的“原罪”也在这里,就是模板化思维太重,做出来的东西,怎么说呢,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“抖音味儿”。你想用它剪个电影?嗯,祝你好运。
当你觉得剪映已经满足不了你那颗骚动的心,想玩点高级的,那恭喜你,你正式进入了“选择困难症”的地狱难度。
这时候,你面前通常会出现两座大山:Adobe Premiere Pro和Final Cut Pro。
我们先说Premiere Pro,江湖人称“PR”。这家伙,是当之无愧的行业“老大哥”,常见剪辑软件里的通用语。为什么?因为它太“开放”了,太“全能”了。Windows、Mac通吃,无论你用什么相机拍的素材,什么乱七八糟的格式,拖进去,大概率都能认。
PR就像一个庞大而混乱的工具车间,零件、螺丝、扳手到处都是,只要你够牛,你甚至能用它造一艘航母;但如果你是新手,可能连个锤子都找不到。它的时间线是那么的“经典”,就是你在教科书上看到的那种,轨道分明,自由度极高。你可以把素材扔得到处都是,层层叠叠,像盖楼一样。这种自由,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手来说是天堂,对于新手,可能就是灾难。
更要命的是,它背后站着Adobe这个“全家桶”帝国。PR和AE(特效)、AU(音频)、PS(图像)无缝衔接,你想做个炫酷的特效?一键发送到AE,做完自动同步回PR。这种生态联动,是别家轻易模仿不来的。但是!PR的缺点也和它的优点一样突出。首先,订阅制,按月交钱,像交房租,肉疼。其次,它的稳定性……怎么说呢,每一个用PR的剪辑师,都练就了一手“Ctrl+S”的肌肉记忆,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给你一个“惊喜”,直接闪退。真的,用PR就是在修行。
然后,我们把目光投向隔壁那位优雅的绅士——Final Cut Pro,简称“FCPX”。
这家伙是苹果的“亲儿子”,所以,Windows用户可以洗洗睡了,它只活在Mac的世界里。FCPX和PR,简直就是两种哲学思想的碰撞。如果说PR是混乱的工具车间,那FCPX就是一个设计精良的、极简的未来厨房。
它最让人又爱又恨的就是那个“磁性时间线”。你把素材拖进去,它不像PR那样傻乎乎地待在原地,而是像有吸力一样,自己会贴上去,严丝合缝,素材之间不会留下一帧的黑场。这对于剪辑对话、做Vlog这种节奏紧凑的内容来说,效率奇高无比。但对于习惯了PR自由轨道的剪辑师来说,这简直是“反人类”的设计,感觉自己被软件“绑架”了。
FCPX的优化,那是真的牛。在同等配置的Mac上,跑FCPX往往比跑PR流畅得多,4K剪辑、实时预览,丝般顺滑。而且它是一次性买断,虽然价格不菲,但长远看比订阅划算。缺点呢?生态相对封闭,插件和模板虽然不少,但跟PR的汪洋大海比起来,还是逊色一些。而且,它的思维方式需要你彻底抛弃传统剪辑的习惯,重新学习。爱它的人爱到死,恨它的人也恨得牙痒痒。
好了,就在PR和FCPX神仙打架打了这么多年后,半路杀出来一个叫达芬奇(DaVinci Resolve)的“怪物”。
达芬奇这家伙,本来是调色界的扛把子,好莱坞电影调色几乎都用它。结果这哥们不满足于此,一跺脚,说:“老子不光要调色,剪辑、特效、音频,我全都要!”于是,它摇身一变,成了一个集剪辑、调色、VFX特效(Fusion模块)、专业音频处理(Fairlight模块)于一身的超级缝合怪。
最离谱的是什么?是它的免费版,功能已经强大到不像话了!除了少数几个高级功能和协作功能,免费版几乎给全了。PR能干的剪辑活,它基本都能干;FCPX的流畅度,它在某些方面甚至更强;更别提它那宇宙第一的调色功能了,那根本不是一个维度的。
听起来是不是完美?别急。达芬奇的上手门槛,尤其是从调色和Fusion特效那部分开始,是陡然上升的。那个节点式逻辑,一开始能把人看懵。而且它的剪辑模块虽然越来越好用,但在一些细节处理和操作习惯上,对于老PR用户来说,还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。它就像一个天赋异禀但有点偏科的全才,你想完全驾驭它,需要付出相当的学习成本。
所以,到底怎么选?
我的建议是,别纠结了,上手去试。
如果你就是想做做短视频,记录生活,不想折腾,剪映就是你的不二之选,别听那些“大神”瞎哔哔,工具是为人服务的。
如果你用的是Windows电脑,未来想往专业方向发展,或者需要和团队协作,那就老老实实从Premiere Pro开始啃,虽然它毛病多,但它是硬通货,学会了去哪都饿不死。
如果你是坚定的Mac用户,追求极致的流畅体验和优雅的工作流,而且不介意它那独特的磁性时间线,那就拥抱Final Cut Pro吧,它会给你惊喜。
如果你有颗爱折腾的心,想一步到位,在一个软件里解决所有问题,尤其是对画面色彩有极致追求,并且不惧怕学习曲线,那就直接冲达芬奇。它可能是未来。
说到底,这些常见剪辑软件都只是工具。真正决定你作品高度的,永远是你镜头后面的那颗脑袋,和你想要讲述的那个故事。别再让“用什么软件”成为你开始创作的阻碍了。随便下载一个,把你拍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素材拖进去,开始剪,开始犯错,开始感受把一堆碎片变成一个完整故事的魔力。
这,比你看一万篇测评文章都重要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43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