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经历过,导出后画质糊得像打了码?或者文件大到离谱,一个三分钟的视频好几个G,上传平台等到天荒地老?别慌,今天我就把压箱底的经验掏出来,咱们聊透了pr剪辑好的视频如何导出这件“小事”。
首先,请记住这个神圣的快捷键:Ctrl+M(Mac用户是Cmd+M)。在你的时间线面板被选中的情况下,按下它,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就此打开。当然,你也可以老老实实地从菜单栏里找“文件”->“导出”->“媒体”,但,咱们酷一点,好吗?

弹出的那个窗口,密密麻麻的参数,看着就头大。别怕,跟我走,我们只抓重点。
第一站:格式(Format)的选择,决定了你的视频能不能“走出去”
这里下拉菜单里选项多到能逼疯选择困难症。但你听我的,在99%的情况下,你的唯一答案,或者说最优解,就是H.264。
为什么是它?因为这家伙是个社交牛逼症,兼容性王者。你想想,你的视频最终要去哪儿?B站、抖音、朋友圈、微博,还是给客户用电脑、手机、平板播放?H.264编码出来的MP4格式视频,在这些平台上通吃,畅行无阻。它就像视频界的“普通话”,谁都认识,谁都能播。
其他的什么AVI、QuickTime,不是说它们不好。比如QuickTime下的ProRes编码,那是专业流程里的画质怪兽,一个文件大小能吓跑你的硬盘。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的网络分享和日常播放需求,H.264就是标准答案,记住了。
第二站:预设(Preset),懒人福音与专业玩家的分水岭
格式选了H.264之后,旁边的“预设”就是你的第二道关卡。
如果你真的,真的不想动脑子,或者赶时间,那就直接在下拉菜单里选“匹配源 – 高比特率”。这个选项的意思是,PR会尽量按照你序列(时间线)的设置,比如分辨率、帧率,给你一个比较高的码率,保证画质不会太差。这是最稳妥的懒人选项,不出彩,但绝对不会犯大错。
但如果你想让你的视频在特定平台表现更好,这里就有宝藏了。往下划拉划拉,你会看到“YouTube 1080p Full HD”、“Vimeo 1080p Full HD”这样的选项。这些都是平台官方“定制”的参数,选它,就等于给你的视频办了张“绿卡”,上传后被平台二次压缩的损伤会小很多。所以,你要发B站,选个YouTube的预设,基本没毛病。
第三站:输出名称与位置,别让导出的文件玩失踪
这个简单,但总有人忽略。点击蓝色的文件名,给你导出的视频起个响亮的名字,比如“xxx最终版v1.0”、“xxx打死也不改了版”。然后,选一个你好找的位置。我的个人习惯是,在项目文件夹里建一个“Export”或者“输出”的子文件夹,所有成品都扔进去,井井有条,强迫症狂喜。
核心战场:视频设置,这里是画质与大小的终极博弈
好了,重头戏来了。展开“视频”选项卡,往下找到一个叫“比特率设置”的东西。这玩意儿,直接决定了你的视频是清晰锐利还是朦胧美。
比特率,说白了,就是每秒钟视频所包含的数据量。数据量越大,画面信息越丰富,就越清晰,当然,文件体积也越大。反之亦然。
你会看到编码方式有VBR和CBR。
- CBR(恒定比特率) :简单粗暴,从头到尾都用一个固定的码率。适合画面变化不大的场景,但有点浪费空间。
- VBR(可变比特率) :这个就智能多了。它会根据画面的复杂程度,动态调整码率。画面简单(比如一个大空镜),就用低一点的码率;画面复杂(比如特效满天飞),就用高一点的码-率。省空间,效果还好。
所以,我的推荐是:VBR,2次传递 (VBR, 2 Pass)。
为什么是2次传递?第一次,PR会先完整地分析一遍你的视频,看看哪里复杂哪里简单,心里有个数。第二次,它才根据分析结果,精准地分配比特率进行编码。这就像做阅读理解,先通读一遍文章,再带着问题去精读,答案自然更准确。代价就是,导出时间会变长一些,但为了画质,值得!
那么,目标比特率和最大比特率设多少合适呢?这没有标准答案,得看你的视频内容和发布平台。我给你一套我常用的参考值,你可以根据情况微调:
- 1080p (1920×1080) 视频 :
- 日常Vlog,发B站、微博:目标比特率设在 10-15 Mbps ,最大比特率设在 15-20 Mbps ,足够了。画质和文件大小平衡得很好。
- 追求极致画质,或者画面运动非常剧烈:目标可以拉到 20-30 Mbps 。
- 4K (3840×2160) 视频 :
- 直接翻倍甚至更多。发流媒体平台,目标比特率建议从 35-50 Mbps 起步。
记住一个原则:比特率不是越高越好。超过一定阈值后,你人眼几乎看不出画质的提升,但文件大小却是实实在在地疯涨。这是一个权衡的过程。
终极技巧:解放你的PR,让“队列”来拯救你
当你所有参数都设置好,看到右下角那个“导出”按钮时,先别急着点!旁边还有一个按钮,叫“队列” (Queue)。
点击“导出”,你的PR会立刻开始渲染工作,整个软件就卡在那儿动弹不得,你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进度条,啥也干不了。对于一个几分钟的视频还行,要是半小时的长片,那简直是煎熬。
但如果你点击“队列”,PR会把这个导出任务“扔”给它的兄弟软件——Adobe Media Encoder。然后,你的PR就解放了!你可以继续剪下一个片子,或者修改当前项目,完全不耽误。Media Encoder会在后台默默地帮你完成导出任务,甚至可以添加好几个视频,让它们排着队一个一个导出。
这才是专业剪辑师的工作流!把重复、耗时的渲染工作丢给后台,自己则继续进行创造性的劳动。效率,瞬间翻倍。
所以,整个pr剪辑好的视频如何导出的流程,总结下来就是:Ctrl+M打开导出窗口 ->格式选H.264->预设选“匹配源-高比特率”或平台预设 -> 设置好文件名和位置-> 在视频设置里,把比特率编码改为VBR,2次传递,并根据视频规格设置合适的目标比特率 -> 最后,优雅地点击“队列”,把任务交给Media Encoder,然后你就可以泡杯咖啡,继续你的创作了。
每一次点击导出,都不再是一次充满未知的赌博,而是一次成竹在胸的发布。它标志着你所有创意、心血和时间的凝结,即将以最完美的姿态,去往它该去的地方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3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