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讲,刚开始捣鼓PR的时候,最让人抓狂的一件事,绝对有“音画同步”这个魔鬼。你是不是也遇到过?想把画面往前挪一秒,结果声音也跟个鬼一样寸步不离;想把这段采访里多余的“呃、啊”给剪掉,结果画面也跟着缺了一块。那种感觉,就像你跟你的影子被502胶水黏在了一起,想跳个舞都伸展不开手脚,别提多憋屈了。
所以,今天咱就来彻底把这个“连体婴”给拆了,聊透pr怎么把视频和音频分开剪辑这个话题。这玩意儿,说白了就跟解鞋带一样,会了就觉得“就这?”,但不会的时候,能让你对着屏幕生一肚子闷气。

最简单粗暴的一招:直接“离婚”——取消链接
这是最直观,也是新手最先学会的方法。你看那时间轴上,视频轨道(V1)和音频轨道(A1)上的素材,默认情况下就像一对新婚夫妇,你点其中一个,另一个肯定会被选中,你拖动一个,另一个也屁颠屁颠地跟着跑。这就是“链接”状态。
我们要做的,就是让它们“关系破裂”。
操作极其简单:在时间轴上,选中你想要拆开的那段素材(视频和音频会一起被选中),然后鼠标右键,在弹出的那个长长的菜单里,找到一个叫“取消链接”(Unlink)的选项。点它!
Boom!
你再试试看,现在你单击视频部分,就只有视频被选中了。你单击音频部分,也只有音频被选中。它们彻底“分家”了。你想把视频往前拖三秒,音频会留在原地,默默地看着它远走高飞;你想把音频里的一段咳嗽声删掉,视频也毫发无伤。
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永久性分离。一旦取消链接,在这段素材的有生之年,它们就是独立的个体了。适合那种你确定以及肯定,要把原声彻底抛弃,换上背景音乐、音效,或者用外录的音轨去替换的场景。比如,你拍了个绝美的风景延时,但现场收录的全是呼呼的风声和游客的嘈杂声,那这原声不要也罢,直接取消链接,删掉音频轨道上的素材,然后干干净净地铺上你精选的BGM,整个世界都清净了。
但是!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。有时候我们并不想做得这么决绝,只是想微调一下,比如做一个小小的J-Cut或者L-Cut,让声音先进来,画面再切入。如果每次都“取消链接”,操作多了,你的时间轴会变得非常零碎,后期想把它们重新对应起来,简直是噩梦。别问我怎么知道的,那都是血泪教训。
高手都爱用的“临时起意”:按住Alt键的魔法
这才是精髓,这才是真正提高效率的“小机关”。我敢说,很多剪辑师百分之八十的时间里,用的都是这招。
你什么都不用设置,什么右键菜单都不用点。当你想单独操作视频或者音频的时候,只需要按住你键盘上的Alt键(如果你是Mac用户,那就是Option键),然后再用鼠标去点击或者拖动你想要的那个部分。
神奇的事情发生了。
按住Alt键,你再去单击视频部分,你会发现只有视频被选中了,音频部分安然无恙。按住Alt键,你再去拖动音频的末尾,想让它延长一点,你会发现只有音频在动,视频的长度保持不变。
松开Alt键,它们又恢复了那种“链接”的亲密关系,你再点击其中一个,又是两个一起被选中。
这是一种“临时性”的分离,它给了你极大的自由度。你可以随时介入它们的关系,进行独立的调整,完事之后,它们又自动“复合”了,这对于保持时间轴的整洁和逻辑清晰度来说,简直是天赐的礼物。
这招到底爽在哪里?
我给你举个最经典的例子:J-Cut和L-Cut。
这是啥玩意儿?听着很专业,其实就是一种让声音和画面错开一点点的剪辑手法,能让你的片子瞬间变得流畅、自然,充满电影感。
- L-Cut :想象一个场景,两个人对话。A说完了话,镜头还停留在A的脸上,但我们已经听到了B开始说话的声音了。然后,画面才切换到B的脸上。你看,声音(B的台词)先进来了,画面(B的特写)后进来,声音的轨道比画面的轨道长,形成了一个“L”形,这就叫L-Cut。
- J-Cut :反过来。画面先切到了B的脸上,但他还没开口,我们听到的还是A说的最后一句话的尾音。画面先走,声音后走,这就叫J-Cut。
这种剪辑手法,如果没有按住Alt键这个神技,做起来会非常痛苦。但现在呢?你想让下一段素材的声音提前进来,只需要按住Alt键,把下一段素材的音频部分的开头,往前拖拽到上一段素材的结尾下方。松开手,搞定!整个过程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。
这就是为什么我说,掌握了Alt键,你才算真正开始理解pr怎么把视频和音频分开剪辑的自由之处。你不再是单纯地剪断、拼接,你开始像编织一样,让声音和画面交错、呼吸,你的作品才开始有了节奏感。
什么时候该“离婚”,什么时候该“临时分居”?
说到这里,你可能有点晕。别急,我给你总结一下思路。
果断选择“取消链接”(Unlink)的情况:
- 彻底更换音轨 :拍的素材原声完全不能用,比如风噪太大、有杂音、或者你根本就不需要现场声,只想用音乐来驱动情绪。这时候就别犹豫,直接右键“取消链接”,把音频删得一干二净。
- 音画素材来源不同 :你的画面是A机位拍的,但声音是用一个独立的录音笔录的。你需要把机内录的“参考音”和录音笔录的高质量音轨进行对齐,对齐之后,机内原声就可以光荣下岗了。取消链接,删掉它,把高质量音轨“扶正”。
- 制作纯画面素材库 :有时候你会整理一些空镜、B-roll,这些素材你只需要画面,声音完全是多余的。批量选中,取消链接,删除所有音频,能让你的素材库和时间线都清爽不少。
强烈推荐使用“按住Alt键”的情况:
- 制作J-Cuts和L-Cuts :前面说过了,这是营造高级感和流畅度的不二法门,用Alt键操作最方便。
- 微调音画同步 :有时候因为设备原因,或者一些奇怪的bug,音画有那么几帧的延迟。这时候按住Alt键,把音频轨道稍微挪动一下,跟画面对上口型,就完美解决了。
- 快速删除一小段声音/画面 :比如采访里有个词说错了,你想把这个词对应的声音和画面都删掉,但又不想影响整体的链接关系。你可以按住Alt键单独选中那段声音删掉,再按住Alt键单独选中那段画面删掉,或者用剃刀工具(C)按住Alt键只切断其中一个轨道。
- 单轨道过渡 :你想给视频加个“交叉溶解”的转场,但又希望音频是硬切,保持干净利落。按住Alt键,只在视频轨道的剪辑点上添加转场效果,音频轨道不受任何影响。
最后,如果你不小心把它们分开了,又想让它们“复婚”怎么办?也很简单。在时间轴上,同时选中你想要重新链接的视频片段和音频片段(可以按住Shift键多选),然后鼠标右键,这次选择“链接”(Link)。好了,它们又如胶似漆地在一起了。
搞明白pr怎么把视频和音频分开剪辑,是你从一个“剪辑软件操作员”向一个真正的“创作者”迈出的关键一步。因为从这一刻起,声音和画面在你手里,不再是捆绑销售的死物,而是两个独立的、可以自由组合、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元素。你可以让海浪的声音,配上沙漠的画面;你可以让心跳的声音,在主角特写时悄然响起。
你的时间轴,从此才是你真正意义上的画布。去玩吧,去拆解,去重构,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声画世界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2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