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音频和视频怎么同步剪辑?高手实战技巧,告别音画错位

我跟你讲,剪辑这活儿,一半是艺术创作,另一半,纯粹是跟素材打架。而所有“架”里面,最让人头疼、最磨人耐心的,恐怕就是pr音频和视频怎么同步剪辑这道坎了。你拖进来一堆素材,视频是相机A拍的,音频是录音笔B录的,往时间线上一扔——完了,一个在东一个在西,演员嘴巴都对不上声儿,那感觉,就像看一部配音极其糟糕的外国电影,瞬间出戏,瞬间血压飙升。

就一个字,乱。

pr音频和视频怎么同步剪辑

别慌,这事儿基本是每个剪辑师的必经之路。从手忙脚乱到游刃有余,其实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。今天咱不扯那些干巴巴的理论,就聊聊我在剪辑台前熬了无数个夜晚后,总结出来的几套实战打法。

最理想的状态,也是最“傻瓜”的办法:自动同步

PR这软件,Adobe的工程师们还是挺懂人性的。他们知道我们懒,所以给了个一键解决的“魔法”。

啥时候能用这招?就是你拍摄的时候,机内麦克风也开了,虽然音质烂得像在水下录的,但它好歹录下了现场的“参考音”。同时,你的专业录音设备(比如小蜜蜂、录音笔)也在旁边兢兢业业地工作。

这时候,操作就简单到令人发指:

  1. 把你的视频素材(带着那条烂参考音轨)和单独的高质量音频素材,都拖到时间线上。上下摞在一起就行。
  2. 按住 Ctrl (Mac是 Command ),鼠标左键把这两条素材都选中,让它们都高亮起来。
  3. 在选中的素材上点右键,菜单里会弹出一个选项,叫 “同步”(Synchronize)
  4. 点它!会跳出来一个对话框。别多想,直接选 “音频”(Audio) ,轨道通道默认“1”就行。
  5. 点击“确定”。

然后你就可以去泡杯咖啡,或者伸个懒腰了。PR会开始自己分析这两条音轨的波形,像一个侦探在比对两枚指纹。只要你的参考音和主音轨录的是同一个声音,哪怕音质天差地别,PR大概率都能找到它们共同的“节奏”,然后“咔”的一下,自动把它们对齐。

对齐之后,你就可以把视频素材自带的那条烂音轨给禁用掉(或者直接解除链接删掉),只留下那条干净、饱满的独立音频。这感觉,爽!

但,生活总有“但是”。自动同步不是万能的。要是现场太嘈杂,机内参考音录得乱七八糟,或者离声源太远,声音小得可怜,PR就懵了,它分析半天也找不到匹配点,最后弹个窗告诉你:“同步失败”。这时候,噩梦才真正开始。

手动为王,这才是剪辑师的基本功:“找尖儿”大法

当电脑指望不上的时候,能相信的,只有你自己的眼睛和耳朵。手动对齐,听起来很原始,但它最可靠,也是你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。

第一招:依赖神器——场记板 (Clapperboard)

你看电影片场,总有一个人拿着个黑白相间的板子,在开拍前“啪”地一下打板。你以为那是为了耍帅?不,那清脆的一声“啪”,就是后期剪辑师的救命稻草。

  • 视觉上 ,当板子合上的那一帧,画面上有一个极其明确的瞬间。
  • 听觉上 ,那一声“啪”会在音频 波形 上形成一个非常非常突兀、非常尖锐的波峰。像一座山峰突然拔地而起。

我们要做的,就是找到这个“尖儿”。

  1. 把视频和音频素材拖到时间线上。
  2. + 号键,把时间线拉到最长,放大到你能看清每一帧的程度。
  3. 先处理视频,用方向键一帧一帧地移动,找到场记板完全合上的那一帧,用剃刀工具(快捷键 C )在那里切一下,或者直接按 M 做个标记 (Marker)。
  4. 再去看音频轨道。同样把音轨的显示调大,你一眼就能看到那个鹤立鸡群的、尖锐的波峰。把播放头精准地移动到那个波峰的最高点。
  5. 好了,现在你有了一个视觉标记点,一个听觉标记点。把它们俩对齐。拖动你的音频素材,让那个尖锐的波峰,精准地对上你刚才在视频上做标记的那一帧。

搞定!这种对齐,是像素级的精准。这才是最专业的做法。

第二招:没有场记板?就地取材——“击掌为号”

很多小成本制作、或者拍Vlog,哪有那么专业的流程。没关系,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。没有场记板,我们自己造一个。

开机录制后,让拍摄对象(或者你自己)对着镜头,用力地拍一下手。

“啪!”

原理和场记板一模一样!手上下的瞬间是视觉标记,掌声在波形上同样会形成一个清晰的尖峰。后期就按照上面找“尖儿”的方法,一个天上,一个地下,把它们对到一起。简单、粗暴、有效。

第三招:实在没辙了——“对口型”的终极折磨

总有些时候,拍摄时忘了打板也忘了拍手,现场环境音又乱得一塌糊涂。这时候,只能用最笨、最考验眼力的办法:对口型

这活儿,干起来简直是一种修行。

你需要找一些爆破音,比如“八(bā)”、“怕(pà)”、“不(bù)”这些词。因为人在发这些音的时候,嘴唇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闭合再张开的动作。

  1. 把时间线放大到极致。
  2. 找到演员说某个带爆破音的词的画面,一帧一帧地看,找到他嘴唇刚刚张开、气流冲出的那一帧。做个标记。
  3. 然后去听声音,找到那个词对应的声音波形,那个爆破音在波形上通常也会有一个小小的突起。
  4. 把这个声音的突起,对准你标记的画面那一帧。
  5. 然后播放预览一下,反复微调,用键盘上的 , . 键(可以逐帧移动素材)进行“像素级”的挪动,直到你感觉口型和声音完美契合。

这个过程极其枯燥,而且非常主观。有时候你觉得对上了,过一会儿再看又觉得差了点。但这是你最后的救命稻草,没办法。

进阶玩法,管理混乱素材的终极利器:多机位序列

当你处理的不是一条视频配一条音频,而是两三个机位,外加一条独立音轨时,时间线上就跟蜘蛛网一样。这时候,“创建多机位源序列” (Create Multi-Camera Source Sequence)这个功能,就是你的上帝。

别被“多机位”这个名字吓到,它本质上就是一个超级强大的同步和素材管理工具。

  1. 在项目面板里,选中你所有的视频素材和那条独立的高质量音频。
  2. 右键,选择“创建多机位源序列”。
  3. 在弹出的窗口里,同步点(Synchronize Point)依然选择 “音频” 。让PR去自动分析。
  4. 点击确定后,PR会生成一个全新的,带有“多机位”图标的序列。
  5. 把这个新序列拖到你的主时间线上。它看起来就像一条普普通通的视频素材。
  6. 右键点击这个序列,选择“多机位”->“启用”。然后打开“节目”监视器里的“切换多机位视图”按钮(一个像田字格的图标)。

奇迹发生了!你的监视器会变成好几个小窗口,每个窗口对应一个机位,旁边还有一个大窗口显示最终画面。你可以在播放的时候,像导播一样,实时点击小窗口来切换机位。

最关键的是,这个多机位序列用的音频,默认就是它同步上的那条高质量独立音轨!你所有的机位素材,现在都跟这条完美的音轨对得整整齐齐。你再也不用去管那些乱七八糟的参考音了,整个时间线清爽得让人想哭。

说到底,pr音频和视频怎么同步剪辑,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,它考验的是你的耐心、细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前期拍摄多留个心眼,打个板、拍个手,后期就能省下大把的时间和头发。而当灾难真的来临时,你也得有能力化身一个侦探、一个外科医生,从混乱的素材中,建立起精准的秩序。

这种把混乱变得有序的过程,不也正是剪辑的魅力所在吗?至少我是这么安慰我自己的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212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1分钟前
Next 2023-02-18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