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今天聊个天大的事儿,一个可能比你挑什么转场、用什么BGM都重要一百倍的事儿——pr剪辑新建序列。
别笑,我认真的。

我敢打赌,百分之九十的新手,第一次打开PR兴冲冲地把视频拖进去,结果发现画面上下两条大黑边,或者预览卡得像PPT,剪得心态爆炸,最后默默关掉软件,这一切的万恶之源,十有八九就出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“新建序列”上。这玩意儿,就像盖房子的地基,地基歪了,你后面装修得再豪华,那也是危房,随时准备塌给你看。
很多所谓的“教程”,上来就教你怎么剪辑,怎么加特效,讲得天花乱坠。但对于pr剪辑新建序列这个动作,往往就是一句“随便选一个”或者“直接把素材拖进去就行了”。这简直是误人子弟,极不负责!今天,我就把这事儿给你掰扯得明明白白,让你从根上就比别人专业。
错误的开始,是痛苦的根源
想象一下,你辛辛苦苦用相机拍了美美的4K 60帧素材,结果建了个1080P 24帧的序列。会发生什么?
- 画质血亏 :你的4K素材被硬生生压缩到1080P的“小盒子”里,清晰度大打折扣,细节全丢,心不心疼?
- 动作抽搐 :60帧的流畅动作,被塞进24帧的序列里,PR为了匹配,只能抽掉多余的帧。结果就是,你明明拍的是丝滑的慢动作,剪出来却可能一卡一卡的,像丢了魂。
- 性能噩梦 :PR需要实时地去计算、去缩放、去匹配你这不合规矩的素材,电脑风扇一顿狂转,CPU占用率直接拉满,预览窗口延迟高到让你想砸键盘。
这就是序列没建对的下场。所以,别再傻乎乎地直接拖素材了,咱们得从“根”上把这事儿搞定。
新建序列的两种“正确姿势”
听我的,就两种方法,一种是“懒人智能法”,一种是“专业自定义法”。
姿势一:“从剪辑新建序列”——懒人的福音,但得会用
这个方法是最简单直接的。当你把第一段视频素材拖到时间线上时,PR会自动根据这段素材的参数(比如分辨率、帧率)来创建一个与之完全匹配的序列。
这招好用吗?好用!特别适合一种情况:你整个项目的所有核心素材,参数都是一模一样的。比如,你用同一台相机、同一种设置,拍了一整天的视频。那么你随便拖一个进来,PR自动生成的序列就是最完美的。省心省力,绝对的首选。
但它的坑也在这里。如果你项目里有各种来源的素材,比如有手机拍的、有相机拍的、有网上下载的,它们的帧率、分辨率五花八门。你用第一段素材生成了序列,后面拖进来的其他素材,就可能出现前面说的各种问题。
所以,用这个方法前,问自己一句:我的主要素材是不是都一样?如果答案是肯定的,大胆用。
姿势二:手动新建——掌握主动权,这才是专业的玩法
这才是我想重点说的,也是一个剪辑师从“会用”到“精通”的必经之路。
点击 文件 -> 新建 -> 序列 (或者直接快捷键 Ctrl+N ),你会看到一个弹窗,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各种预设。什么ARRI、AVCHD、Canon XF……
我的建议是:忘掉它们!
这些预设,大部分都是针对特定专业摄影机型号的,对我们绝大多数用单反、微单、手机拍摄的用户来说,不仅没用,还容易让你眼花缭乱选错。
我们要做的,是切换到 设置 选项卡。这里,才是我们自己当家作主的地方。
在这个面板里,你只需要关注几个核心的“命脉”参数:
帧大小 (Frame Size) :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分辨率。你要做1080P的视频,就设置成
1920 x 1080;要做4K视频,就设置成3840 x 2160。横版视频就是这个比例,如果你要做竖版视频(比如抖音),就把这两个数值颠倒过来,变成1080 x 1920。这个参数,决定了你最终输出视频的“画框”有多大,清晰度有多高。 你最终想发布到哪个平台,想要什么清晰度,就在这里定下来。帧速率 (Frame Rate) :这玩意儿,是重中之重!它决定了你视频每秒钟由多少张画面组成。国内常见的帧率是25fps(电视标准)和50fps,电影一般是24fps,游戏视频和升格慢放常用30fps和60fps。
原则只有一个:你的序列帧率,必须和你拍摄的主要素材的帧率保持一致!
你用60帧拍的,序列就建60帧;你用24帧拍的,序列就建24帧。千万不要混用,比如用24帧的序列去剪60帧的素材,这就是前面说的“灾难的开始”。如果素材帧率杂乱,那就以你最重要的、占比最多的那种素材为准。
像素长宽比 (Pixel Aspect Ratio) :别被这个名字吓到。在今天的数字时代,你几乎永远都只需要选择
方形像素 (1.0)。其他的选项都是一些老旧的电视标准或者特殊格式才会用到的,咱们普通人碰不上,选方形像素就完事儿了。场 (Fields) :同样,选择
无场 (逐行扫描)。这也是现代视频的标准。那些“上场优先”、“下场优先”是隔行扫描的老技术了,现在基本被淘汰。
把这几个核心参数设置好,一个干净、标准、完全符合你需求的序列地基就打好了。
临门一脚:保存你的专属预设
每次都这么设置,烦不烦?当然烦。
所以,当你设置好一个你常用的参数组合(比如“B站1080P 60帧”或者“抖音竖版视频”)之后,别急着点“确定”。看到旁边那个 存储预设 按钮了吗?点它!
给它起个一目了然的名字,比如我就存了“我的4K横版24p”、“我的1080p竖版30p”这种。
下次再pr剪辑新建序列,你再也不用去“设置”里一个一个调了。直接在“自定义”预设文件夹里,就能找到你自己的专属模板,一点就开,又快又准。这才是高效的工作流!
从今天起,把pr剪辑新建序列这个动作,当成你剪辑生涯的“开工仪式”。认真对待它,搞清楚你素材的参数,明确你最终要什么。这个最初一分钟的思考和设置,会为你后面几十个小时的剪辑工作,扫清无数的障碍,省下数不清的麻烦。别再让你的才华,被一个错误序列的地基给埋没了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20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