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udition怎样剪辑音乐?新手入门到高手进阶实用技巧全解

很多人一打开Audition,看到那一堆按钮和密密麻麻的波形图,头都大了。别慌,说真的,这玩意儿就是个纸老虎。想知道audition怎样剪辑音乐?你根本不需要成为什么工程师,把它想象成一个声音的厨房,你就是那个大厨。今天,我就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直接上干货,聊聊我是怎么用它把一段段声音素材“揉捏”成我想要的样子。

首先,你得搞明白两个核心阵地:波形编辑器多轨编辑器

audition怎样剪辑音乐

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。波形编辑器,你可以理解成一个精密的“手术台”。你把一段音频(比如一首歌,一段录音)拖进去,它就是被单独摆在那里的“病人”。在这里,你可以做一些破坏性的、永久性的修改,比如降噪、剪掉一句唱错的词、做标准化的音量处理。这里做的每一刀,都是直接在源文件上动刀子(当然可以撤销),非常精准,但也非常“死板”。我个人只有在处理单条素材的瑕疵时,才会跑到这个“手术台”上来。

而真正的魔法,发生在多轨编辑器。这才是你的“总厨房”,你的“创作画板”。所有的音乐剪辑、混音、拼接,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作都在这里完成。在这里,你可以把人声、背景音乐、音效,像搭积木一样,一层一层地码在不同的轨道上。它们是独立的,互不干扰,你可以随意拖动、裁剪、拉伸,而不会伤害到原始的音频文件。这叫非破坏性编辑,简直是后悔药的天堂。所以,记住,我们的主战场永远是多轨编辑器

好,阵地明确了,我们开始动刀。audition怎样剪辑音乐的核心,无非就是“切”和“接”。

手上最快的家伙是什么?剃刀工具(快捷键R)!这玩意儿就是你的屠龙刀。在多轨视图里,时间线上方那个播放指针(那条红线)指到哪儿,你按下快捷键R,或者直接用鼠标点一下剃刀图标,对着音频块“咔嚓”一下,一段音频就被干脆利落地一分为二。想在哪儿断,就“咔嚓”一下。简单粗暴,效率极高。

切完了,就得挪动和拼接了。这时候就要换上你的另一只手——移动工具(快捷键V)。这是默认的鼠标状态。你可以按住鼠标,把切开的音频块拖到任何你想要的位置。比如,把歌曲的副歌部分提前,或者把一段采访里“嗯嗯啊啊”的口水词整个删掉,然后把后面的部分往前拖,无缝衔接。

说到衔接,一个业余剪辑和一个专业剪辑的分水岭就出现了——交叉淡化

你是不是经常发现,自己剪辑的音乐,两段接在一起的地方会有“咔”的一声爆音,或者过渡得非常生硬?这就是没有做淡化处理。在Audition的多轨视图里,当两个音频块重叠在一起时,你会看到一个“X”型的交叉区域,这就是交叉淡化。它能让前一段音频的音量平滑地减小,同时后一段音频的音量平滑地增大,两段声音就这样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地融合在一起,过渡丝滑得像德芙巧克力。你可以拖动交叉淡化区域的控制柄,来调整淡化的时长和曲线,是快进快出,还是缓慢交融,全凭你的耳朵和感觉。信我,用好这个功能,你的作品质感能瞬间提升80%。

接下来,是控制声音的“情绪”——音量包络

一段音乐不能从头到尾一个音量吧?太平了。比如,当人声出现的时候,背景音乐是不是得稍微小一点?视频情绪推向高潮时,音乐是不是得猛地起来?这就是音量包络的用武之地。在每个音频块上,你都会看到一条黄色的线(默认是黄色),这就是音量线。按住Ctrl键(Mac是Command)在黄线上单击,就能创建一个“关键帧”小点。你可以创建无数个这样的点,然后像拉橡皮筋一样,把某一段的黄线往下拉,这里的音量就降低了;往上提,音量就升高了。这简直就是给声音画心电图,让声音的起伏完全掌握在你手里。这个功能,是区分“会剪”和“会玩”的关键。

当然,还有一些更骚的操作。

比如,你想让一段音乐的节奏和你的视频画面卡上点,但是音乐本身有点慢。怎么办?选中音频块,右键点击,找到“剪辑属性”里的“伸缩与变调”。在这里,你可以直接调整音频的时长,把它拉长或者缩短。Audition的伸缩算法(特别是iZotope Radius模式)非常强大,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持音调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速度,避免了那种加速后变成“花栗鼠”的尴尬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时间伸缩”。

最后,聊聊思维。工具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audition怎样剪辑音乐,最终考验的不是你对软件有多熟,而是你的乐感和听感。

别死盯着波形图。波形是地图,但你的耳朵才是指南针。一段音乐的情绪转折点,往往不是波形最高或者最低的地方。闭上眼睛,用耳朵去听,去感受节奏的呼吸,旋律的走向。在那个让你心头一颤的点,按下空格键暂停,那里,很可能就是你下刀的最佳位置。

多用快捷键!V(移动)、R(剃刀)、鼠标滚轮缩放视图……把这些操作练成肌肉记忆。当你的思维能够毫无阻碍地通过指尖传递给软件时,你才真正进入了“人剑合一”的创作状态。

剪辑音乐,不是简单的拼接,它是一次再创作。是拆解,是重构,是赋予一段旋律新的叙事节奏和生命力。Audition只是你的工具,你的情感、你的审美,才是决定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。所以,打开它,别怕,大胆地去“玩”声音吧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163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2分钟前
Next 24秒前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