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今天聊个实在的,剪辑视频怎么加自己的音乐。这事儿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但它绝对是你视频能不能从“能看”到“好看”的分水岭。别不信,一个没有BGM的视频,就像一盘没放盐的菜,索然无味,看着都替它尴尬。而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,那简直就是点睛之笔,能把你的废片瞬间拉高好几个level。
所以,别再用软件里那些听烂了的罐头音乐了。来,跟我走,我掰开揉碎了告诉你,怎么把你手机里、电脑里那些心爱的曲子,塞进你的视频里,让它成为你作品的灵魂。

第一步,也是最要命的一步:你的音乐从哪儿来?
这问题可不是废话,这是决定你视频“生死”的头等大事。别急着打开你的音乐APP截图导入,听我把这里面的坑给你扒清楚。
来源一:你手机里的音乐APP(比如网易云、QQ音乐等等)
这是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,方便嘛。看到喜欢的,下载下来,多美。但!这里面有个巨大的雷区——版权!对,就是那个让你一夜回到解放前,视频被下架甚至收到律师函的版权问题。
你个人在APP里听,那是你付了会员费的,没问题。可一旦你把这音乐用在你的视频里,尤其是在公共平台发布,还可能带点商业性质(比如接了广告),那性质就全变了。这叫“商用”。你以为你只是做个vlog自娱自乐,平台可不这么认为。一旦被原创作者或者音乐公司发现,轻则视频消音、下架,重则……你懂的。
所以,如果你只是剪着玩,发个朋友圈孤芳自赏,用就用了。但凡你想在B站、抖音、小红书这类地方正经做个内容,这条路,我劝你三思。
来源二:无版权音乐网站(这才是专业玩家的粮仓)
这才是正道的光!有很多网站专门提供可以免费商用,或者付费买断版权的音乐。它们存在的意义,就是为了我们这些内容创作者。
- 免费的 :比如YouTube自带的“音频库”(Audio Library),里面种类不少,质量也还行,搜关键词就能找到。还有一些国内外的免费资源站,需要你自己花时间去淘。优点是不要钱,缺点是好的音乐跟大海捞针似的,而且可能很多人都在用,容易“撞衫”。
- 付费的 :比如国外的Epidemic Sound、Artlist,国内的VFine Music等等。这种就是音乐界的“军火库”,种类齐全,品质极高,更新飞快。花点小钱(通常是按月或按年订阅),里面的音乐你随便用,完全不用担心 版权 问题,平台还会给你提供授权证书。对于想长期做视频的人来说,这笔投资,绝对值。
总之,音乐来源是地基,地基歪了,后面楼盖得再漂亮也得塌。
第二步:实战操作,把音乐“按”进视频里
好了,现在你手里有“合法”的音乐文件了(通常是mp3或wav格式),咱们开干!不管你用手机APP还是电脑软件,底层逻辑都一样:导入音乐,拖上音轨,调整位置。
【手机党 – 以“剪映”为例】
现在用手机剪视频的人太多了,剪映几乎是人手一个。它加音乐的操作,简直是傻瓜到了极致。
- 打开剪映,导入你的视频素材。
- 在底部工具栏找到那个大大的“ 音频 ”按钮,点它!
- 你会看到“音乐”、“音效”、“提取音乐”、“录音”等选项。咱们选“ 音乐 ”。
- 点进去之后,别去看它推荐的那些热门歌曲。找到“ 导入音乐 ”或者“ 本地音乐 ”的入口。它会自动扫描你手机里存储的音频文件。找到你之前准备好的那首歌,添加进来。
- 添加成功后,你的视频轨道下方就会多出来一条绿色的或者蓝色的“音频轨道”,那就是你的音乐。
- 用手指按住这个音频条,左右拖动,就能调整音乐开始的时间。想让它在视频第5秒响起?拖到5秒的位置就行。就这么简单粗暴。
【电脑党 – 以Adobe Premiere Pro (Pr) 为例】
用电脑剪辑,那格局就打开了。更精细,更专业,当然也稍微复杂一丢丢。
- 打开你的Pr项目,视频素材已经躺在时间轴上了。
- 在左侧的“项目”面板里,双击空白处,或者直接把你的音乐文件从文件夹里拖拽进来。这样,音乐文件就导入到你的素材库了。
- 现在,从项目面板里,像拖视频一样,把这个音乐文件拖到下面的时间轴上。你会发现,它会自动对齐到A2、A3(Audio 2, Audio 3)这些音频轨道上,而不会跟你的视频原声(通常在A1)打架。
- 拖上去了,音乐就加上了。鼠标点中它,前后移动,同样是调整开始的时间。想剪掉多余的部分?用“剃刀工具”(快捷键C),咔嚓一刀,选中不要的,按Delete删除。行云流水。
第三步:进阶玩法,让你的音乐不止是“背景”
你以为把音乐放进去就完事了?不,那只是完成了60%。真正的高手,会让音乐和画面“对话”,让它们融为一体。这才是剪辑视频怎么加自己的音乐这个问题的精髓所在。
1. 音量要会“呼吸”
这是新手最容易犯的错:BGM声音巨大,把自己说话的声音、环境的声音全都盖过去了。听着那叫一个费劲。
记住一个原则:BGM永远是配角,是气氛组。
- 有人说话时 :一定要把BGM的音量调低!在Pr里,你可以在音频轨道上用“钢笔工具”打关键帧,手动拉出一条音量曲线,人声出现时,曲线下去,人声结束,曲线再上来。在剪映里,选中音频条,找到“音量”调节,同样可以添加关键帧,做到自动压低音量。这个功能叫“智能躲避”,简直是懒人福音。
- 纯画面展示时 :可以把音量拉高,让情绪被音乐烘托到顶点。
2. 节奏,给我卡上!
所谓的“卡点”视频,就是把画面的切换、动作的发生,精准地卡在音乐的鼓点、节拍或者旋律转折点上。
- “咚!”的一声鼓响,画面正好切到下一个镜头。
- 歌词唱到“奔跑”,画面里的人正好迈开双腿。
这种感觉,一个字:爽!
怎么做?没有捷径,就是“听”。在剪辑软件里,反复播放你的音乐,在鼓点重的地方做上标记(Pr里按M键)。然后,把你的视频素材切口对准这些标记。多试几次,感觉就来了。一个完美的卡点,能让你的视频观感提升100倍。
3. 用淡入淡出,拒绝“突兀”
音乐不要“哐”地一下就进来,也不要“嘎”地一下就停止。那样太生硬了。
要给它一个缓冲。在音频轨道的开头和结尾,都做一个“淡入”(Fade In)和“淡出”(Fade Out)的效果。让音乐由小到大,缓缓进入;再由大到小,悄然离去。这样听起来才丝滑,才高级。几乎所有的剪辑软件都有这个功能,找一下“音频过渡”或者直接拖动轨道上的小点点就能实现。
4. 音乐不够,音效来凑
有时候,光有BGM还不够。比如你拍了一个开汽水的镜头,除了背景音乐,如果再配上一个“呲——”的开瓶声和气泡声,那感觉是不是立刻就来了?
转场时加个“嗖”的声音,出现文字时加个“叮”的提示音。这些小小的音效,就像菜里的味精,能极大地丰富你视频的听觉层次。
所以,剪辑视频怎么加自己的音乐,从来都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。它关乎版权意识,关乎操作技巧,更关乎你对节奏、情绪和氛围的理解。它不是简单地把A+B,而是用音乐去给画面施展魔法。
去吧,打开你的剪辑软件,把你收藏夹里那首循环了无数遍的宝藏歌曲,放进你精心拍摄的画面里。当你看到画面和音乐完美同步,情绪被推向高潮的那一刻,你会明白,这一切的折腾,都值了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214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