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讲,新手剪片子,最容易露怯的地方,不是调色,也不是配乐,就是那个转场。真的,一个“啪”一下的硬切,或者一个土得掉渣的PPT式翻页,瞬间就把你辛辛苦苦拍的素材打回原形,那感觉,就跟穿着一身高定西装却配了双洗澡拖鞋一样,浑身不对劲。所以,聊视频剪辑怎么添加转场,别上来就问“哪个按钮”,那是最低级的思路。
咱们得先搞明白一件事:转场不是为了炫技,它是叙事的呼吸。

你以为添加转场就是把软件里,不管是剪映还是Pr、Final Cut Pro,那个效果库里五花八门的东西拖到两段视频中间就完事了?大错特错!那是工具人干的事。一个好的剪辑师,用转场是在引导观众的情绪。你想想,一个场景到另一个场景,情绪是延续的?是断裂的?是递进的?还是一个猛烈的转折?这些,都决定了你应该用什么样的过渡效果,甚至,用不用。
最常用的,也是最容易被滥用的:叠化(Cross Dissolve)
这玩意儿,简直是剪辑界的“万金油”。A画面慢慢消失,B画面慢慢显现,交融在一起。它给人的感觉是啥?柔和、平滑、时间的流逝。用它没错,但别逮着就用。比如,一个人物陷入回忆,从现实慢慢淡入过去的画面,用叠化,绝了!或者你想表现日出日落、季节更替,一个长长的叠化,那时间的质感一下就出来了。但你如果在一个快节奏的MV里,两个激烈动作之间也用个叠化……兄弟,观众能急死。
硬切(Cut):被误解的大师
别瞧不起硬切,以为它没技术含量。我告诉你,最顶级的剪辑师,最爱用的就是硬切。它干净、利落、有力。尤其是在对话场景,依靠不同机位的切换,用硬切来控制对话的节奏和张力,那才叫功力。还有,动作片里拳拳到肉的快速剪辑,靠的就是精准的硬切。硬切用得好,片子的节奏感直接起飞。所以别再说硬切是“不会加转场”了,人家那是大道至简。
来,上点干货,聊聊那些让你的片子“看起来很贵”的转场思维
忘掉软件里那些什么“立方体旋转”、“水波纹”吧,我求求你了。除非你在做90年代的卡拉OK字幕,不然谁用谁土。真正让你的视频剪辑变得高级的,是下面这几种思路:
声音先行(J-Cut & L-Cut)
这俩是亲兄弟,也是专业剪辑的入门秘笈。说白了,就是声画不同步。
J-Cut :下一段视频的 声音 先进来了,画面还停在上一段。这能干嘛?制造悬念和期待感。比如,画面还是办公室里的人在开会,但你已经听到了窗外传来的警笛声,观众的心一下就提起来了,下一秒画面切到警车飞驰,情绪就完美衔接了。你看,J这个字母,下面那个钩子先进来了,多形象。
L-Cut :上一段视频的 画面 已经切走了,但声音还在延续。这特别适合营造氛围和提供补充信息。比如,一个人说完“我们分手吧”,画面已经切到了他独自走在雨中的背影,但那句伤感的话还在耳边回响,是不是一下就把悲伤的情绪拉满了?L这个字母,上面那横线已经过去了,竖线还在拖着。
这两个技巧,在 Pr 或者 Final Cut Pro 里操作起来就是把音频轨道和视频轨道“解绑”,然后稍微拖动一下。简单,但效果天差地别。它能让你的剪辑像水一样流动,而不是一块一块的拼接。
匹配转场(Match Cut)
这是真正的“炫技”,但炫得悄无声息。它的核心是利用两段不相干视频里相似的 形状、动作或者颜色 来做切换。
电影《2001太空漫游》里那个经典的镜头记得吗?原始人把骨头扔向天空,骨头在空中旋转,下一个镜头直接切成了一个形状相似的太空飞船。一个镜头,跨越了数百万年的人类文明史。这就是顶级的匹配转场。
你平时拍片子也可以用。比如,上一个镜头是打篮球扔出的篮球,在空中划出弧线;下一个镜头直接切到一个同样在空中划出弧线的飞机。或者,一个人关门的动作,下一个镜头切到另一个人打开一扇相似的门。这种转场,会让观众会心一笑,感觉你的片子充满了巧思。
遮挡转场(Whip Pan / Object Masking)
这种玩法特别适合Vlog和快节奏的短片。
Whip Pan (快速摇摄):就是你用相机快速地从一个点摇到另一个点,画面会变得模糊。你在A场景结尾做一个快速摇摄,然后在B场景开头也做一个快速摇摄,把这两个模糊的画面剪辑在一起,就成了一个超级酷炫且动感十足的转场。
物体遮挡 :更简单。你在A场景结尾,让一个东西(比如你的手、一个路过的行人、一根柱子)完全挡住镜头,让画面变黑。然后在B场景开头,从同样的全黑画面开始,仿佛镜头从某个物体后面移出来一样。这样一来,两个场景就天衣无缝地连上了。
最后,泼一盆冷水
聊了这么多视频剪辑怎么添加转场,我最想说的其实是:克制。
转场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内容,而不是凌驾于内容之上。当你不知道用什么转场的时候,就用硬切。当你觉得一个转场很酷炫,想加进去的时候,先问问自己:它对我要表达的情绪和故事有帮助吗?如果没有,那就删掉它。
最好的剪辑,是让你感觉不到剪辑的存在。最好的转场,也是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下一个场景,情绪被顺滑地牵引着走。这才是添加转场的最高境界。所以,别再做那个只会拖拽预设效果的“按钮人”了,去思考,去感受,用转场去讲故事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9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