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到pr怎么剪辑双机位视频这事儿,我脑子里立马就浮现出以前熬夜对轨的痛苦面具。你是不是也这样?把两个机位的素材,A机位和B机位,像叠罗汉一样堆在时间线上,然后一个一个地戳眼睛(禁用/启用轨道),来回切换,找剪辑点。采访视频还好,要是碰上那种又唱又跳的现场表演,我的天,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。每一个节拍,每一个动作,都得对得严丝合缝,剪完一个三分钟的视频,感觉自己老了十岁。
但后来,我发现了Premiere Pro里那个被我一度忽略的“神仙功能”——多机位序列,整个世界都亮了。信我,一旦你用上了它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那种感觉,就像从手动挡拖拉机换上了自动挡跑车,爽!

今天,咱不讲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就聊点实在的,手把手带你把这个解放生产力的技能给点满。
第一步:准备工作,别小看它,成败在此一举
在把素材拖进PR之前,有个事儿你必须得做,而且得做好。那就是同步。
你想想,两个机位虽然在拍同一个东西,但它们是独立的设备,开始录制和结束录制的时间点肯定不一样。后期剪辑时,你得让它们在时间上完全对齐,A机位的人抬手,B机位的人也得在同一帧抬手。
怎么同步?最简单、最粗暴、也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用声音。
这就是为什么你在片场总能看到场记“啪”地一下打板。那个清脆的响声,在音频波形图上会形成一个非常尖锐、非常明显的波峰。这就是我们的“同步信号”。
没有场记板怎么办?没关系,录制前,让拍摄对象在镜头前用力拍一下手,效果一模一样!只要保证两个机位都能清晰地录到这个声音就行。记住,这是音频同步的黄金法则,成本最低,效率最高。
当然,还有用时间码同步、用入点/出点同步的,那些比较适合专业的影视制作流程,对于我们日常拍个采访、做个Vlog来说,音频同步足够了,而且是最好用的,没有之一。
第二步:创建你的“多机位母带”
好了,素材都导入PR了。现在,别急着把它们一股脑地拖到时间线上。
选中你那两个(或者更多个)需要同步的视频素材,比如“A机位.mp4”和“B机位.mp4”。然后,在选中的素材上点右键,你会看到一个选项,叫做“创建多机位源序列”。
点它!勇敢地点下去!
然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。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设置,你得看仔细了:
- 命名 :给你的多机位序列起个好记的名字,比如“采访-多机位”。别用默认的,不然素材一多,鬼知道哪个是哪个。
- 同步点 :这可是灵魂所在!看到那个下拉菜单了吗?果断选择 “音频” 。然后PR就会像个侦探一样,去分析你所有素材的音轨,找到那个共同的“啪”声,然后把它们自动对齐。简直是黑科技。
- 音频设置 :下面还有个关于音频的选项,一般默认“切换音频”就行。意思是,你切到哪个机位的画面,声音也跟着切过去。当然,如果你有一个独立的、音质最好的音轨(比如录音笔录的),也可以在这里设置,但我们先说简单的。
其他的选项,一般保持默认就好。点击“确定”,PR就开始在后台吭哧吭哧地计算了。稍等片刻,你会在项目面板里发现一个全新的东西,它的图标有点像四个小方格,这就是我们刚刚创建的多机位序列,我喜欢叫它“多机位母带”。
第三步:开始你的“导演游戏”
现在,最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。
把那个新生成的多机位序列,直接拖到你的主时间线上。你会发现,它看起来就像一个普普通通的视频片段,对吧?
别急,这才是魔法开始的地方。
确保你的节目监视器(就是右上角那个预览窗口)是打开的。然后,点击监视器右下角的那个“+”号(按钮编辑器),找到一个长得像四个方格并排的图标,上面写着“切换多机位视图”。把它拖到下面的工具栏里。
点击这个按钮。
Duang!你的世界不一样了。你的节目监视器会一分为二(或者更多,取决于你有几个机位)。左边是各个机位的实时画面,像一排小电视一样,右边是最终合成的画面。
现在,按下空格键,开始播放时间线。
看到了吗?所有机位的画面都在同步播放!接下来你要做的,根本不叫剪辑,叫“导播”。
- 你想用 1号机位 (比如全景)的画面?直接用鼠标在左边的小窗口里 点击 一下1号机位的画面。
- 过了几秒,你想切到 2号机位 (比如特写)?再 点击 一下2号机位的画面。
你就这样,一边看着视频播放,一边像玩节奏游戏一样,实时地点击你想要的机位。每一次点击,PR都会在时间线上自动帮你完成一次剪切!右边的主画面会立刻切换到你选择的机位。
你甚至都不用鼠标,直接用键盘上的数字键1、2、3…就能对应切换不同的机位,这效率,简直起飞!
一首歌的时间,一个采访片段的时间,你就已经把所有机位的切换点都剪完了。回头看看你的时间线,上面已经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切口,而这一切,都是你在“玩”的过程中完成的。
第四步:精修与调整,从“能用”到“好用”
实时剪辑虽然爽,但人嘛,总有手抖的时候。可能某个切换点切早了零点几秒,或者切晚了。怎么办?
很简单。
这时候,你的时间线已经剪好了。你可以像对待普通剪辑一样,去微调每一个剪辑点。我最推荐的工具是滚动编辑工具(快捷键N)。用它拖动两个片段之间的剪切点,可以在不改变整段视频总时长的情况下,灵活地移动切换的时机。简直是后期微调的神器。
还有个问题,声音怎么办?
PR默认可能只选了A机位的声音,但B机位的领夹麦收音效果才最好啊!这也好办。在时间线上,右键点击你的多机位片段,选择“多机位”->“音频跟随视频”这个选项的勾可以去掉,然后你就可以在它的子菜单里,强制指定使用某一个机位的音轨。比如,锁定使用“音轨2”(假设这是你音质最好的那个)。这样一来,无论你的画面怎么切换,声音始终都是那条最清晰、最稳定的。
最后,别忘了,这个多机位片段本身还是可以添加调色、效果、字幕的,跟普通剪辑没有任何区别。
从一堆杂乱的素材,到创建一个多机位序列,再到像导播一样实时切换,最后进行精修。整个流程下来,你会发现,你思考的重点不再是“怎么把这两个点对齐”,而是“这里用全景还是特写,情绪表达会更好?”,这才是剪辑的真正乐趣所在,不是吗?
这套pr剪辑双机位视频的方法,绝对是谁用谁知道。赶紧去试试吧,把那些曾经浪费在对轨上的生命,重新夺回来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91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