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不是经常刷到那种视频?前一秒还平平无奇,下一秒,BAM!画面某个角落里的小猫咪,或者主角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,就那么“轰”地一下,怼到你眼前。特搞笑,或者,特有冲击力。你当时是不是就在想,卧槽,这怎么做的?这玩意儿,说白了,就是剪辑视频怎么局部突然变大的核心魅力。
今天,咱就把这层窗户纸捅破。这招一点都不神秘,它不靠什么天价插件,也不需要你是什么电影学院毕业的高材生。它靠的,是剪辑软件里一个最基础,也最强大的功能——关键帧(Keyframe)。

请把“关键帧”这三个字刻在你的DNA里。
忘了那些复杂教程里说的什么“在特定时间点记录参数变化的锚点”这种鬼话,听着就想睡。我给你打个比方。关键帧,就是你给视频下的两道命令。
第一道命令(第一个关键帧):“喂,视频!在第3秒的时候,你给我老老实实地保持现在这个全身画面,别动!”第二道命令(第二个关键帧):“听好了!在第3秒过0.5秒的时候,你必须,立刻,马上!把画面给我放大到200%,并且对准那哥们的眼睛!”
软件一听,得令!于是,它就会自动在这0.5秒内,平滑(或者说,急速)地完成你交代的任务。于是,你就得到了那个“BAM!”一下局部突然变大的酷炫效果。
看,简单不?就是这么个逻辑。
现在,我们来点实际的。不管你用的是剪映、Final Cut Pro、Premiere Pro还是达芬奇,操作逻辑都大同小异,捅破了天也就是那几个按钮。
咱们来一场实战演练,就拿一个“搞笑鬼畜视频”里常用的突然怼脸来举例。
想象一下,你的素材是一个朋友在吃柠檬,表情管理逐渐失控。你想在他眉头紧锁,五官扭成一团的那个瞬间,把他的脸部特写猛地拉到最大。
找到那个“天时地利”的瞬间。 把你的时间线指针(那条红色的竖线)拖啊拖,拖到你朋友表情最狰狞、最值得被放大的那一帧。别着急,往前稍微挪个几帧,大概半秒钟都不到的样子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需要一个“风平浪静”的起点。
打下第一个“平静”的锚点。 选中你的视频素材,在效果控件(或者叫检查器、属性面板,名字不同但功能一样)里找到“变换”(Transform)这个选项。下面肯定有“ 缩放 ”(Scale)和“ 位置 ”(Position)这两个参数。 看到它们旁边那个小小的菱形或者小圆点图标了吗?那个就是添加/删除 关键帧 的开关! 就在这个“风平浪静”的起点,点一下“ 缩放 ”和“ 位置 ”旁边的小图标。点亮它!好了,你已经成功打下了第一个 关键帧 。这时候,画面还是100%的正常大小。这是在告诉软件:“此刻,一切照旧。”
前进!到那个“爆发”的瞬间! 现在,把时间线指针往后挪,挪到他表情最扭曲的那个高光时刻。这个距离决定了你的 局部突然变大 有多“突然”。如果你只往后挪了三四帧,那效果就是“BAM!”的一下,快如闪电。如果你挪了一整秒,那效果就是一种平缓的、温柔的推进,更适合用在一些情感酝酿的场景。咱们要的是搞笑,所以,就挪个几帧,别手软!
下达第二道“疯狂”的命令! 指针停在爆发点了吧?好,现在,别去点那个 关键帧 图标了,直接动手修改“ 缩放 ”和“ 位置 ”的数值! 把“ 缩放 ”的数值,比如从100%直接拉到250%!你会眼睁睁看着画面“轰”地一下就过来了。 但这时候你可能会发现,放大的中心点不对,你想看的脸被挤到角落去了。别慌,这就是“ 位置 ”参数大显身手的时候了。通过调整“ 位置 ”的X轴和Y轴数值(就是左右和上下),把那张扭曲的脸重新拖回到画面正中央。 在你调整数值的那一刻,软件非常智能,它会自动在这个时间点为你打上第二个 关键-帧 。
现在,你把时间线指针拖回到第一个关键帧之前,按下空格键播放。
感受到了吗?那种力量!那种猝不及防的视觉冲击!你的朋友那张酸爽的脸,就这么毫无征兆地占据了整个屏幕,喜剧效果直接拉满。
还没完!高手和新手的区别,往往在于细节的处理。
你以为做完上面那步就大功告成了?不,那只是“会做”的级别。想让你的局部放大效果变得“有灵魂”,你还得琢磨几件事:
节奏感,也就是速度曲线。 很多剪辑软件允许你调整 关键帧 之间的变化速率。默认情况下是线性的,匀速放大。但你可以把它改成“缓入”或者“缓出”,甚至是“贝塞尔曲线”。说人话就是,你可以让这个放大效果开始时慢一点,中间突然加速,或者在快要到位时有一个“急刹车”的感觉。这种微小的变速,能让你的镜头语言显得特别老练,特别有“呼吸感”。一个猛烈的 突然变大 ,最好是带点“惯性”的,而不是硬邦邦的。
声音!声音!声音!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一个无声的 局部放大 ,效果至少打五折。你必须,一定要,给这个动作配上音效!一个短促有力的“Whoosh”声,或者一个“咚”的重击声,甚至是那种老式变焦镜头的“滋啦”声。音画同步,视听结合,才能把那种冲击力真正地砸进观众心里。有时候,一个恰到好处的音效,比画面本身更能引爆笑点或燃点。
动态模糊(Motion Blur)的加入。 想让效果更逼真、更丝滑吗?如果你的软件支持,在做这种快速的 缩放 和位移动画时,给它加上一点点动态模糊。这会模拟真实摄像机快速移动时产生的拖影,让你的画面看起来不那么“电子感”,质感瞬间提升一个档次,尤其是在做一些快节奏的混剪时,简直是神器。
为什么要用这个效果? 技术是为内容服务的。别为了用而用。 剪辑视频怎么局部突然变大 ,这个技巧的本质是“强调”。 在喜剧里,你用它来放大一个荒诞的细节,制造笑料。 在悬疑片里,你用它来突出一个线索,引导观众的注意力。 在Vlog里,你用它来强调自己的某个表情,或者展示一个产品的细节。 在访谈里,你用它来在一个平淡的对话中,突然拉近到讲述者动情的双眼,增强情感共鸣。
所以,在动手之前,先问问自己:我为什么要放大这里?我希望观众看到什么?感受到什么?
掌握了关键帧,你就掌握了剪辑中“动态”的魔法。从局部突然变大开始,你会发现,你还可以用它来做平移、旋转、透明度变化……无数种组合,无穷的可能性。这一个小小的技巧,是你从一个只会简单拼接视频的“剪辑小白”,蜕变为一个懂得用镜头讲故事的“创作者”的必经之路。
现在,别光看着了。打开你的剪辑软件,随便拖一段素材进去。去玩,去尝试,去感受那两个小小的菱形锚点赋予你的、控制时间和空间的上帝之手。相信我,当你第一次成功做出那个让你自己都忍不住笑出声的怼脸特效时,你会打开新世界的大门的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70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