盯着屏幕上那一堆乱七八糟的视频素材,脑子里是不是一团浆糊?“想要自学视频剪辑怎么开始”这个问题,像个幽灵一样在你脑海里飘来飘去,刷了无数教程,收藏夹都快炸了,结果呢?还是没动过一下鼠标。
别慌,这太正常了。我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。

咱们今天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就聊点实在的,能让你立刻、马上、现在就动手的东西。把这当成一个老鸟掏心窝子给你画的路线图,别嫌我啰嗦。
第一步:扔掉选择困难症,随便抄起一把“武器”
新手最容易栽的坑,就是纠结用什么软件。PR?达芬奇?Final Cut?还是手机上的剪映?
听我的,这根本不重要。
这就像你想学做菜,结果花了三个月研究买双立人的刀还是旬的刀。有意义吗?没有。随便一把锋利点的菜刀,都能让你把土豆切成丝。
所以,我的建议是:
如果你就想图个快,做点抖音、Vlog之类的小视频玩玩 :直接上 剪映 。没错,就是那个看起来很“业余”的手机APP,但它现在也有电脑版了。它的功能,覆盖了90%非专业人士的需求。操作逻辑简单粗暴,素材库还丰富得吓人,你甚至不需要自己找音乐和音效。把它当成你的“新手村神器”,先跑起来再说。
如果你有点野心,想正儿八经学点东西,还不想花钱 :那 达芬奇 (DaVinci Resolve) 就是你的不二之选。这家伙是个怪物,剪辑、调色、特效、音频,一个软件全干了。特别是它的调色功能,是好莱坞级别的,而且免费版的功能已经强到离谱。缺点是,它对电脑配置要求稍微高那么一点点,学习曲线也陡峭一些。
如果你不差钱,或者未来想往专业方向发展 :那就上 Premiere Pro (PR) 。行业标准,教程最多,插件最全,跟Adobe全家桶(比如AE、PS)的联动丝滑得不像话。缺点就是,它按月收费,对钱包不太友好。
我的核心观点是:随便选一个,然后逼着自己用上至少一个月。在这个月里,别去看别的软件的教程,别去想“那个软件是不是更好用”。熟悉它,跟它混熟,让它成为你手臂的延伸。
第二ē步:忘掉“学习”,去找个非剪不可的“茬儿”
这是最最最关键的一步,比选软件重要一百倍。
不要为了学剪辑而学剪辑,要为了做一个具体的“东西”而去学。
什么意思?你别上来就系统地看“PR入门教程100集”,看完你也还是个懵圈的理论家。你要做的,是给自己找个项目,一个让你有冲动去完成的项目。
比如说:
- 你家猫咪是不是有很多搞笑的瞬间?把它们拍下来, 目标就是剪一个一分钟的《我家逆子欢乐日常》 。
- 上次去旅游拍了一堆素材? 目标就是做一个三分钟的旅行Vlog ,配上你最喜欢的音乐。
- 你特别会做某道菜? 目标就是出一个两分钟的快手菜谱教程 。
看到了吗?带着一个明确的目的,你的学习就变成了“解决问题”。
“哎,我想加个字幕,怎么加?”——好,你去搜“剪映如何加字幕”。“这两段视频转场太生硬了,怎么办?”——好,你去搜“PR常用转场效果”。“我想让视频的背景音乐卡上鼓点,怎么操作?”——好,你去搜“达芬奇踩点剪辑”。
这种项目驱动式学习,效率是“系统学习”的十倍。因为你学的每一个技能,都能立刻用上,立刻看到效果,这种正反馈会推着你往前走。你不再是那个茫然地看着教学视频的学生,而是一个正在解决难题的创作者。
第三步:掌握剪辑的灵魂——“切”与“连”的艺术
软件是皮囊,项目是骨架,而剪辑的灵魂,其实就两个字:节奏。
而节奏,最初始的形态,就是对“切”点和“连”接的把控。
忘掉那些花里胡哨的转场和特效。你现在只需要掌握最核心的两件事:
果断地“切”(Cut) :拿到一段素材,你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像个外科医生一样,精准地切掉所有废话。一个犹豫的眼神,一句多余的“呃…”,一段没有信息量的空镜头… 咔嚓一刀下去,多一帧都嫌啰嗦,少一帧又断了情绪。 这就是剪辑师的直觉,需要你通过大量的练习去培养。把一段十分钟的啰嗦素材,剪成一分钟的精华,这就是你的第一个胜利。
有逻辑地“连”(Connect) :把切好的片段像积木一样拼起来。但这个拼,不是随便拼。你要考虑顺序,考虑逻辑,考虑情绪的递进。前一个镜头是远景,下一个镜头是不是该接个特写?前一段还在欢快地奔跑,下一段如果想抒情,是不是该用一个慢动作的镜头衔接? 每一个镜头的连接,都在向观众讲故事。
一开始,你可能掌握不好。没关系。你可以找一个你特别喜欢的视频,把它下载下来,拖到你的剪辑软件里,一帧一帧地看。看他是在哪一秒切的,为什么要在这里切,他这两个镜头是怎么连在一起的。这就是“拉片”,顶级的免费学习方式。
进阶的一点点私货
当你把上面三步跑顺了,你已经不算纯小白了。这时候,可以给自己加点料:
声音的魔法 :记住, 视频的体验,一半来自声音 。去找好的 BGM(背景音乐) 和 Sound FX(音效) 。一段平淡无奇的画面,配上合适的音乐,情绪立刻就上来了。开门声、打字声、风声、甚至是一个简单的“叮”的提示音,都能让你的视频质感瞬间提升。去一些无版权的音乐网站(比如淘声网、Artlist等),建立你自己的 “军火库” 。
色彩的叙事 :别急着学那些复杂的调色理论。你只需要先学会用最简单的 LUTs(预设) 。很多软件都自带,网上也有海量的免费资源。把它想象成手机P图的滤镜,先用起来,感受一下不同的色彩倾向能给视频带来怎样完全不同的情绪氛围。青橙色的电影感,日系的清新感,赛博朋克的迷幻感…玩起来!
最后,我想说,你做的第一个视频,大概率会很烂。你自己可能都不想看第二遍。
太好了。
因为这证明你上路了。这个世界上有无数“想学剪辑”的人,但真正动手做出一个“很烂的”成品的人,已经干掉了其中的90%。
那个“烂”作品,是你亲手创造的,是独一无二的。你从中学到的东西,远比看一百个教程要多。然后,你会做第二个,第三个…你会发现,它们会一点一点地,变得不那么烂了。
这个从无到有,把一堆散乱的碎片,通过你的思考和操作,变成一个有呼吸、有情绪、能讲述故事的完整作品的过程,这个过程本身,远比那个最终看起来“完美”的结果,要带劲得多。
现在,关掉这篇文章,打开你的电脑或者手机,去剪点什么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66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