录视频的时候,总有那么几秒,恨不得当场失忆。可能是一段尴尬的沉默,可能是个惊天动地的喷嚏,也可能是我这种话痨,说了半天废话,自己都听不下去。这时候,你的救星就来了——剪辑。别慌,视频怎么剪辑去掉中间一部分这个问题,根本就不是什么技术难题,它更像是个厨房里的活儿,切菜,把烂掉的部分扔了,再把好的拼一起,一道菜就成了。
今天我就把这事儿给你掰扯得明明白白。

这事儿的核心,就三个字:切、扔、合。
说白了,就是找到你不想要的那段的开头和结尾,用剪辑软件里的“刀”(专业点叫分割功能)给它切两刀,把它从整段视频里“孤立”出来,然后选中它,像清理电脑垃圾一样,按下删除键。Duang!它就消失了。剩下的两段视频,就像被磁铁吸住一样,自动就“啪”地合在一起了。
是不是听起来简单到有点侮辱智商?没错,原理就是这么简单。所有的复杂性,都来自于你用什么“刀”,以及你想把这个“菜”做得多精细。
你的“厨房”和你的“刀”:选对工具
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软件名字吓到,什么Premiere Pro,Final Cut Pro,DaVinci Resolve……听着像星际战舰的名字。对于咱们普通人,处理个日常视频,根本用不上航空母舰。
手机党,你的神器是【剪映】
说真的,现在手机剪辑的方便程度,简直是懒人福音。如果你90%的视频都是手机拍,手机看,那就在手机上解决战斗吧。剪映,就是国民级的神器。
操作起来,那叫一个行云流水:
- 打开剪映,导入你那段“有瑕疵”的视频。它会乖乖地躺在屏幕下方的 时间轴 上,像一条长长的胶片。
- 你的手指就是鼠标。在时间轴上拖动那条白色的竖线(我们叫它“播放头”),找到你“恨之入骨”的那段废话的 起始点 。比如,你从第15秒开始说错话了,就把播放头停在15秒整。
- 看,下面工具栏里有个大大的【 分割 】按钮。别犹豫,点它!“咔嚓”一下,你的视频就被一分为二了。
- 接着,继续拖动播放头,找到废话的 结束点 。比如说,你到第25秒才把话说对。好,停在25秒,再点一次【 分割 】。
- 现在,你那段从15秒到25秒的“黑历史”,就成了一个独立的、被前后两刀切出来的“小片段”。点一下它,你会发现它被白框选中了。
- 看到了吗?工具栏里出现了【 删除 】。送它上路吧。
瞬间,世界清静了。前面好的部分和后面好的部分,无缝衔接,仿佛那10秒钟的尴尬从未发生过。
电脑党,你有更多的选择和精度
如果你的视频是相机拍的,追求更高的画质和更精细的操作,那电脑剪辑软件就是你的主战场。这里以Premiere Pro(简称PR)为例,虽然它界面看起来像个飞船驾驶舱,但核心逻辑跟剪映一模一样。
- 把视频拖进PR的 时间轴 。
- 你的“刀”在哪?看到左边那排小工具了吗?有个像刀片一样的图标,快捷键是“C”。按下“C”,你的鼠标指针就变成了一把锋利的 剃刀工具 。
- 同样,在时间轴上找到你不要的那段的 起点 ,用“剃刀”在那个位置“咔嚓”点一下。
- 再找到 终点 ,“咔嚓”再点一下。
- 好了,现在这块“坏肉”被你切下来了。怎么扔掉它?先换回你的“手”。按快捷键“V”,鼠标指针变回了箭头( 选择工具 )。
- 用箭头选中你刚切出来的那个小片段,按下键盘上的
Delete
键。
嗯?删掉后,中间留下了一个大大的黑色空洞?这就是电脑软件更“专业”的地方,它给了你选择。你可以手动把后面的视频拖过来,填上这个坑。但更聪明的做法是,选中那个空隙(它会变成白色),再按 Delete
,后面的视频就自动补上来了。这个操作,我们叫“波纹删除”,一步到位,非常解压。
进阶玩法:让你的“手术”不留痕迹
仅仅是把中间部分剪辑掉,有时候会显得很突兀。上一秒人还在说话,下一秒“啪”地一下就跳到另一个动作了,画面跳跃,声音也可能“咔”地断掉。这就像做手术,光切掉还不行,得缝合得漂亮。
画面的“柔顺剂”:过渡
为了让两个镜头衔接得更自然,你可以加一个过渡效果。最常用、最不容易出错的就是“交叉溶解”或者叫“叠化”。它会让前一个画面的结尾和后一个画面的开头,有一个短暂的、半透明的重叠,观众的眼睛就不会觉得那么“刺”。
在剪映里,两个片段的连接处会有一个白色的小方块,点一下,就能选择各种过渡。在PR里,效果面板里找到“视频过渡”->“溶解”->“交叉溶解”,拖到两个片段的接缝处就行。
但千万记住,过渡是盐,不是主菜。少用,慎用。尤其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翻转、缩放、擦除……用多了只会让你的视频显得非常廉价和业余。99%的情况下,一个干净利落的“硬切”(就是啥也不加)或者一个极其短暂的“交叉溶解”,就足够了。
声音的“创可贴”
有时候,画面剪得天衣无缝,但声音却出了岔子。比如,你把一句说错的话剪掉了,但背景里的环境音也跟着断了,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“静音”瞬间。
怎么办?
一个简单的办法是,找一段合适的背景音乐(BGM),把音量调得低低的,铺在整个视频的底层。这样,就算你的人声有切口,持续不断的BGM也能很好地掩盖过去,让听感更连贯。
另一个更骚的操作,是让声音和画面稍微错开一点点。比如,在剪切点,让前一段视频的声音稍微延长一点点,覆盖到后一段视频的画面上。这在专业术语里叫“J-Cut”或“L-Cut”,能让对话的衔接听起来无比自然。这个稍微复杂点,新手可以先不用管,但你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行,以后进阶了可以玩。
说到底,视频怎么剪辑去掉中间一部分,这个动作本身,是剪辑这门手艺最基础、也是最核心的一步。剪辑的本质,不是加法,而是减法。是把那些冗余的、无聊的、错误的、干扰观众的东西,毫不留情地剔除掉,把最精华、最有趣、最想表达的部分留下来,重新组合成一个有节奏、有重点的故事。
所以,大胆地去“切”吧。你每一次分割和删除,都是在为你的作品进行一次塑形。别怕犯错,剪辑软件最棒的地方就是,所有操作都可以撤销。放手去做,把那些让你自己都觉得无聊的片段全部干掉,你的视频,才会变得好看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54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