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每次聊到视频剪辑,十个人里有八个上来就问,剪辑怎么消除原声?这问题简直是新手村的第一个大Boss,也是老手们不时要回来“补刀”的日常。你辛辛苦苦拍了一条vlog,画面构图光线都绝了,结果回放一听——好家伙,风声、车声、路人甲的咳嗽声,甚至是你自己紧张的呼吸声,全都“原汁原味”地录进去了。那一瞬间,想把素材删了重拍的心都有了,对吧?别急,这事儿有解,而且解法还不少。
咱们先从最简单粗暴,也是最多人知道的方法说起:一刀切。

什么意思?就是把视频和它自带的音频彻底分家,然后把音频轨道整个扔进回收站。几乎所有的剪辑软件,从专业的Premiere Pro (Pr)、Final Cut Pro (FCPX)、达芬奇(DaVinci Resolve),到手机上的剪映,都有这个功能。
操作起来也毫无难度。比如在Pr里,你把素材拖到时间线上,默认情况下视频和音频是“链接”在一起的,你拖动视频,音频也跟着走。你只需要右键点击素材,找到“取消链接”(Unlink),OK,它们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。这时候,你选中下面那条代表声音的波形,潇洒地按下Delete键,世界瞬间就清静了。
这种方法好用吗?好用。够不够专业?很多时候,完全不够。
为什么?因为这种“一刀切”会带来一个致命的问题:死寂。你想想,一个画面里有人在海边散步,但你听不到一丝海浪声;一段街拍,画面车水马龙,但听觉上却是一片虚无。这种感觉非常诡异,会让你的视频显得特别假,特别“棚内”,观众一下子就出戏了。所以,直接删除原声,只适用于那些你打算用BGM(背景音乐)从头到尾完全覆盖的快节奏混剪。对于需要保留现场感的视频,这招绝对是下下策。
那么,进阶一点的玩法是什么?是“偷梁换柱”和“精雕细琢”。
这就要聊到剪辑怎么消除原声这个问题的核心了。我们想消除的,通常不是“所有”原声,而是“不想要”的原声,比如突然的噪音、嘈杂的人声,同时又想保留一些能烘托氛围的“环境音”。
这时候,我们就得请出剪辑软件里那些更强大的工具了。
第一招:利用软件内置的降噪功能
现在的剪辑软件越来越智能了。咱们还是拿Pr举例,它的“基本声音”(Essential Sound)面板简直是懒人福音。
- 选中你的音频轨道,在“基本声音”面板里给它打上“对话”(Dialogue)的标签。
- 然后展开“修复”(Repair)选项,你会看到“减少杂色”(Reduce Noise)和“减少混响”(Reduce Reverb)这两个滑块。
“减少杂色”就是专门用来对付那些持续性的背景噪音的,比如空调的嗡嗡声、风声。你把滑块往右拖,软件就会自动分析并压制这些噪音。别拖得太猛,不然人声也会变得奇奇怪怪,像是从水下传来的一样。一点一点试,用你的耳朵去听,找到那个噪音被压下去但人声还自然地保留着的黄金平衡点。
手机上的剪映,现在也卷得不行。它里面有个“人声分离”的功能,还有智能降噪,效果有时候出奇地好。直接一键下去,它能把人声和背景音像分蛋黄蛋清一样给你分开,你再单独处理,简直是黑科技。
第二招:手动寻找“环境音”样本
这招就更pro了。有时候,你的一段采访,中间有几秒被一声汽车鸣笛毁了。你不能整段都降噪,那样会让音质受损。怎么办?
高手会在这段素材的前后,找一段只有环境声、没有人说话的“干净”片段,哪怕只有一两秒。然后把这段“环境音”复制一下,像贴创可贴一样,盖在那个有汽车鸣笛的地方,再给音频的衔接处做个“恒定功率”之类的淡入淡出过渡。这样一来,刺耳的鸣笛声没了,取而代之的是自然的现场环境音,观众根本察觉不到你动过手脚。这在行话里,有时也叫“录制现场音”(Room Tone)再填充,是一个非常非常实用的技巧。
第三招:终极大法——人声分离与重构
这就要说到剪辑怎么消除原声的终极奥义了。有时候,我们拍的素材,人声和背景音乐、噪音完全混在一起,比如在一个音乐节现场拍的对话。我们既不想要现场那炸裂的音乐,又想保留清晰的对话。
这时候,一些AI音频工具就该登场了。比如Adobe自家就有一个叫Adobe Podcast的网站,里面有个“Enhance Speech”功能,你把音频扔进去,它能用AI算法把人声给你提纯,效果惊为天人。还有很多第三方的插件或者在线工具,都能做到“人声/伴奏分离”。
通过这些工具,你可以把混乱的原声分解成“纯人声轨道”和“纯背景音/音乐轨道”。然后,你就获得了完全的自由。你可以:
- 彻底扔掉背景轨道 ,只保留人声,然后自己重新配上你想要的BGM和音效。
- 保留背景轨道 ,但把它的音量拉得非常非常低,作为一层若有若无的环境氛围。
- 对 人声轨道单独进行降噪 、增益、均衡等一系列精细化处理,让它变得无比清晰。
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消除原聲”,不是简单粗暴地删除,而是像做手术一样,精准地剥离、重组,最后呈现出一个比原始素材好一百倍的听觉世界。
所以,下次再有人问你剪辑怎么消除原声,你别再傻傻地只回答“右键,取消链接,删除”了。你可以云淡风轻地告诉他,这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最终效果。是想要彻底的安静,还是想要一个干净又充满生机的现场?
记住,声音是视频的灵魂。消除原声,从来不是目的,而是一种手段。我们的最终目的,是通过对声音的掌控,去更好地讲故事,去引导观众的情绪,去创造一个沉浸式的体验。从一键删除到精细化的人工智能分离,这条路,本身就是一名剪辑师从入门到精通的成长之路。别怕麻烦,多去尝试,你的耳朵和你的作品,会给你最诚实的回报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44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