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视频剪辑?新手小白必看,从0到1的超实用入门指南

怎么视频剪辑的人,多半不是真的想知道“哪个按钮是剪切”,他们真正卡住的,是面对着一堆乱七八糟的素材,和那个看起来像飞机驾驶舱一样的软件界面时,那种大脑一片空白的无力感。

我懂你。真的。

怎么视频剪辑

想当年我第一次打开Premiere Pro(就是大家说的PR),那家伙,密密麻麻的窗口和按钮,瞬间让我觉得自己是个误入程序猿大会的文科生。关掉,打开,再关掉,来回折腾了好几次,最后还是去看美食视频压压惊。

所以,咱们今天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。我就跟你掏心窝子,聊聊我是怎么从一个连“序列”是啥都不知道的菜鸟,到现在能靠这手艺混口饭吃的。这篇东西,可能不会让你立马成为大神,但绝对能让你迈出最实在、最不痛苦的第一步。

先把你的“屠龙刀”扔一边,咱们先聊聊“心法”

太多人一上来就问:“我该学PR还是FCPX?达芬奇是不是更牛?”

打住!

这就像一个刚准备学做菜的人,上来就纠结是用德国双立人的刀还是日本藤次郎的刀。兄弟,你连西红柿怎么切都不知道呢,给你一把屠龙刀,你也是用来拍蒜啊。

在碰任何软件之前,你得先建立一个东西,我管它叫——剪辑思维

听着玄乎?其实特别简单。你现在就去打开一个你最喜欢的短视频,或者电影片段。别光顾着乐,带着问题去看:

  • 它为什么要在这一秒切到下一个画面?
  • 为什么这个地方的音乐突然激昂,或者突然安静?
  • 这个特写镜头想告诉我什么?
  • 它的颜色是暖洋洋的,还是冷冰冰的?为什么?

你开始思考这些的时候,恭喜你,你的剪辑思维已经开始发芽了。剪辑的本质,根本不是操作软件,而是讲故事。是用画面和声音,去引导观众的情绪,让他们哭,让他们笑,让他们觉得“卧槽,牛逼!”。在你还没搞明白故事的起承转合,没想好哪个画面能戳中观众小心脏的时候,给你一把DaVinci Resolve的调色盘,你调出来的也只能是东施效颦的尴尬。

选软件?别纠结,从“幼儿园”难度开始

好了,心态摆正了,咱们来聊聊工具。

我的建议非常粗暴:如果你是纯新手,电脑里啥也没有,那就去下载一个剪映

对,就是那个手机上大家都在用的剪映,它有电脑版,而且免费。

别笑,别觉得它不专业。我告诉你,剪映对于新手来说,就是神。它的界面逻辑清晰得像小学生的课本,你几乎不用学,靠直觉就能把视频剪出来。它能帮你快速建立自信,让你体会到“原来我也可以做出一个完整的视频”的成就感,这一点,比什么都重要。

当你用剪映已经游刃有余,觉得它的功能开始限制你的想象力了,那个时候,你再去碰Premiere Pro或者DaVinci Resolve。这时候你再看那些复杂的界面,就不会害怕了,因为你已经懂了剪辑的基本逻辑,无非就是把你在剪映里做的事情,换一个更专业、更自由的地方来做而已。

上来就啃硬骨头,只会让你消化不良,最后直接放弃。咱们得“农村包围城市”。

剪辑,说白了就三件事:“切”、“拼”、“润”

甭管多复杂的视频,在我看来,核心步骤就这仨。

1. “切”——大刀阔斧,别心疼

这是最基础,也是最耗时的一步。你拍了一堆素材,里面肯定有大量的废话、手抖的镜头、没对上焦的画面。你的第一个任务,就是当一个冷酷无情的“屠夫”,把这些“废肉”全都砍掉,只留下“精肉”。

别舍不得!很多新手剪视频,总觉得这段也还行,那段也凑合,最后剪出来的片子又臭又长,节奏拖沓。记住,剪辑是减法的艺术。把那些“嗯…”“啊…”“那个…”的口水词,把那些毫无信息的空镜头,统统干掉。

Pro Tip:在专业软件里,J、K、L三个键是你的神。J是后退,L是快进,K是暂停。熟练运用它们,你的审片效率能提高三倍。

2. “拼”——搭积木,讲逻辑

把“精肉”都切出来了,接下来就是把它们按照你想讲的故事顺序,一块一块拼接起来。

这一步考验的是你的逻辑。比如你拍一个做咖啡的视频,肯定是先展示咖啡豆,然后磨豆,然后冲泡,最后才是拉花和品尝。你不能把顺序搞反了,对吧?

把这些片段按照时间线、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好,一个故事的骨架就出来了。这个时候,你再从头到尾看一遍,感觉一下节奏顺不顺。是不是某个地方转折太突兀?是不是某个地方太平淡了需要加点东西?

3. “润”——给你的骨架穿上衣服,化上妆

骨架搭好了,现在要让它变得有血有肉,光彩照人。这一步就是大家常说的“加特效”,但远远不止。

  • 转场 (Transitions): 两个镜头之间怎么衔接?最最常用的,就是直接“切”。干净利落。新手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滥用各种花里胡哨的 转场 ,什么翻页、星星闪过、方块飞入,一股浓浓的年会PPT风。相信我,99%的情况下,一个简单的“淡入淡出”就足够高级了。

  • 调色 (Color Grading): 颜色是情绪的放大器。你想让画面看起来温暖、治愈,就往黄色、橙色调上靠;想让它看起来清冷、有科技感,就加点蓝色。别想得太复杂,很多软件里都有现成的滤镜,或者叫 LUTs 的东西,你可以把它理解为视频的“高级滤镜”,一键套用,就能得到不错的电影感。先从模仿开始,慢慢再学着自己精调。

  • 声音 (Sound): 这是我要用最大声音强调的一点! 声音比画面更重要!声音比画面更重要!声音比画面更重要! 一个画质稍微差点的视频,如果声音清晰、配乐舒服,观众是能看下去的。但一个4K高清的视频,如果声音全是杂音,或者BGM吵得要死,绝对会立刻被划走。

    • BGM (背景音乐): 找符合视频情绪的音乐,把音量调低,别盖过人声。
    • 音效 (Sound effects): 在合适的时机,加上一些小 音效 ,比如打字声、开门声、风声、一个有趣的“biu~”,能让你的视频瞬间生动起来。
    • 人声处理: 如果有口播,尽量让它听起来清晰、干净。

把这三步做完,一个完整的视频就诞生了。

别追求一步到位。你的第一个视频,很可能节奏稀烂,调色诡异,配乐出戏。

没关系!

所有大神都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。关键在于“完成”。你只有完成了一个作品,才能回头看到自己的问题,下一个作品才能改进。

剪辑这个东西,技术只占30%,剩下的70%全是你的审美、你的思考、你对生活的观察。它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技能,它是一个表达的出口。当你沉浸其中,把一堆散乱的素材,慢慢变成一个有呼吸、有情绪的故事时,时间会过得飞快,那种心流的体验,是任何娱乐都无法替代的。

所以,别再问怎么视频剪辑了。

现在就去,打开你的电脑,导入一段你用手机随手拍的视频,哪怕是拍你家猫打滚的视频。

然后,开始“切”、“拼”、“润”。

去犯错,去折腾,去创造一个只属于你的,哪怕很粗糙的故事。当你点击“导出”的那一刻,你就已经赢了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305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5分钟前
Next 3分钟前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