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这样?一场两个小时的会议,或者一堂信息量爆炸的网课,明明用小米录音功能全都录下来了,回头想找个重点,却像是大海捞针。拖着那个长长的进度条,来来回回地听,耳朵都快起茧子了,结果还是找不到老板那句金口玉言。
别愁!我跟你说,你手里的小米手机,那个自带的录音App,根本不是个只能“录”的傻瓜,它其实是个深藏不露的“剪刀手”。今天我就把这个小秘密给你挖出来,保证你看完就能上手,三下五除二,把那些冗长的录音文件调教得服服帖帖。

咱们直接开整,不搞那些虚的。
第一步:找到你的“素材”,进入战场
首先,你得点亮屏幕,在桌面上找到那个不起眼的“录音机”图标。对,就是它。点进去。
呈现在你面前的,应该是你所有的录音列表。可能叫“通话录音”,也可能叫“录音文件”,都一样。找到那个你想要动手的目标文件,那个让你抓狂的一小时长录音。找到了吗?好,别犹豫,直接点它的标题,不是点那个播放按钮,是点标题本身!
点进去之后,你会看到一个播放界面。底下是一根长长的时间轴,像一条记录了声音的细线。重点来了,你看界面的下方,是不是有几个小按钮?分享、编辑、删除之类的。我们要找的主角,就是那个长得像一把小剪刀的图标,旁边写着两个大字——“剪辑”。
就是它!给我狠狠地戳下去!
第二步:挥舞你的“剪刀”,精准裁剪
戳了“剪辑”之后,整个世界都清爽了。你会看到音频的波形图,高高低低,那就是声音的形状。时间轴的两端,凭空出现了两个可以拖动的小滑块,通常是橙色或者蓝色的。
这,就是你的“剪刀”。
左边的滑块,是你要保留片段的起始点。右边的滑块,是你要保留片段的结束点。
现在,你要做的就是,用你的手指,像个专业的调音师一样,按住其中一个滑块,在时间轴上慢慢地滑动。你可以先拖动进度条,播放录音,听到你想要的那段话的开头,暂停!然后,把左边的起始滑块拖到这个位置。
接着,继续播放,听到你想要的那段话的结尾,再次暂停!再把右边的结束滑块给拖过来。
就这么简单?没错,就这么简单。
两个滑块之间的那部分,就是你选中的“黄金地带”,是你想要从整个录音里抠出来的精华。你可以点击播放按钮,试听一下你选中的这个片段,看看是不是首尾都恰到好处,有没有把重要的词给漏了,或者把不相干的杂音给包含了进去。
不满意?那就继续微调。这个过程特别解压,指尖在屏幕上滑动,仿佛真的在剪辑一盘磁带。你可以把波形图放大,进行更精细的操作,精确到零点几秒。
这里插播一个超级实用的神仙技巧:标记功能!
很多人不知道,在录音的时候,你就可以为之后的剪辑埋下伏笔。当你正在录制一个会议,听到老板开始讲重点了,你完全可以悄悄地点一下屏幕上的“标记”按钮(一个像小旗子的图标)。这样,你就在这个时间点上打下了一个“标记点”。一场会议下来,你可能打了七八个标记。
回头你再来剪辑,就不用满世界找了。在剪辑界面,这些标记点会清晰地显示在时间轴上。你直接把滑块拖到标记点附近,就像是有了导航,直接空降到“藏宝现场”,效率瞬间翻倍!这才是高手的玩法,懂了吗?
第三步:保存你的“杰作”,大功告成
好了,现在你已经框选出了你最满意的那一段。接下来就是最后一步,也是最关键的一步——保存。
在你屏幕的右上角,或者下方,会有一个“保存”或者“裁剪”之类的按钮,有时候是个对勾的图标。点击它。
这时候,系统通常会给你两个选项,你可得看清楚了:
保留选中部分 :这个选项的意思是,系统会把你在第二步里用滑块圈起来的那段“黄金地带”单独保存成一个新的录音文件,而原始的那个长录音文件,毫发无损,还在老地方待着。我个人强烈推荐这个选项,因为安全!
删除选中部分 :这个选项就比较“暴力”了。它的意思是,把你选中的那段给删掉,保留剩下的部分。比如一段录音开头和结尾有废话,你就可以选中中间有用的部分,然后选择这个功能,把两头的废话给“咔嚓”掉。用这个功能要小心,别手滑选错了。
一般情况下,我们都是为了提取精华,所以选择“保留选中部分”就对了。点击之后,系统可能会让你给这个新的、精简版的录音文件重新命个名。我建议你起个一目了然的名字,比如“关于项目A的最终决定”、“张教授讲的那个关键案例”,方便以后查找。
输完名字,点击确定。
搞定!
现在你再回到录音列表里看看,是不是多了一个新的、时长很短的录音文件?播放听听,是不是就是你想要的那一段?一个臃肿冗长的会议录音,就这么被你三下五除二地“瘦身”成功,变成了干货满满的精华笔记。
这感觉,不赖吧?
从此以后,无论是整理会议纪要、提取课程重点,还是给朋友分享一段有趣的对话录音,你都不再需要转发那个长得吓人的原始文件了。学会了小米录音的剪辑功能,你就掌握了声音的魔法,能随心所欲地提取、重塑你记录下的每一个声音片段。赶紧去试试吧,你会发现,你的手机比你想象中能干得多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25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