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现在网上关于剪辑的教学视频,简直泛滥成灾。你随便一搜,从十分钟速成大片到某某软件全功能精讲,铺天盖地。但你猜怎么着?大部分,恕我直言,都是垃圾。纯粹的,浪费生命的垃圾。
我刚开始那会儿,也一样,跟个没头苍蝇似的,今天看这个大神的操作,明天学那个博主的炫酷转场。结果呢?收藏夹里塞满了上百个视频,脑袋里却是一团浆糊。对着一堆素材,还是不知道第一刀该从哪儿下。那种感觉,就像你背了一整本菜谱,真让你进厨房,你连葱姜蒜先放哪个都得犹豫半天。

问题出在哪?我后来花了很长时间才想明白。市面上绝大多数的剪辑的教学视频,都在教你“术”,而不是“道”。它们告诉你,按哪个键可以切割,拖哪个效果可以实现放大,点哪里可以加个字幕。但它们从来不告诉你, 为什么 要在这里切断, 为什么 这个镜头要放大,以及, 为什么 这句字幕要用这种字体和颜色。
这才是核心,是剪辑思维的命脉。
你得明白,剪辑,它根本就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活儿。它是一门手艺,一门关于节奏感、情绪和叙事逻辑的艺术。一个好的剪辑师,他脑子里想的不是“我要用一个J-cut”,而是“我需要让观众在听到主角的声音时,情绪能提前酝酿一下,所以画面得晚进来半秒”。你懂我意思吧?动机,永远在操作之前。
所以,当你在筛选剪辑的教学视频时,第一条黄金法则就是:避开那些只罗列功能的“软件说明书”式视频。去找那些会掰扯“为什么”的创作者。他们可能会花十分钟,只为了讲清楚一个最简单的对切,但他会告诉你,这两个镜头为什么能接在一起,它们在情绪上、在视觉上是如何勾连的。这种知识,一旦你啃下来,比你学会一百个花里胡哨的转场特效都有用。因为这是内功,是道。特效只是招式,是术。
再聊聊软件。很多人一开始就纠结,我该学Premiere?还是DaVinci?Final Cut Pro是不是更专业?我跟你讲,这在初期,是最不重要的问题。工具永远是次要的。一个脑子里有叙事逻辑的人,用手机剪辑软件都能剪出让人看得进去的东西。而一个脑子里空空如也的人,你给他一套好莱坞后期工作站,他剪出来的也只是一堆素材的无序排列。
所以,别再去看那些“PR vs DaVinci终极对决”之类的视频了,没意义。随便选一个你看着顺眼的,或者电脑跑得动的,扎进去,把它最基础的功能——切割、移动、拼接、音频调整、简单字幕——摸透。这就够了,足够你应付80%的需求。真正拉开你和别人差距的,是你用这些基础功能,能玩出什么样的故事来。
那么,到底该去哪儿找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剪-辑的教学视频呢?
我的建议是,与其去搜“剪辑教程”,不如去搜“电影拉片”、“经典片例分析”。去看那些真正会分析电影语言的人,他们是怎么拆解一部经典电影的剪辑手法的。比如,为什么《寄生虫》里那段著名的“桃子蒙太奇”会那么有冲击力?它在极短的时间里,是怎么通过剪辑的节奏感变化,完成了叙事、铺垫了情绪、还制造了悬念的?
看懂这些,远比你学会一个“冲击波”转场重要得多。这才是真正往你脑子里装东西。当你脑子里有了这些“片库”,有了对优秀剪辑的感知力,你再回过头去看自己的素材,你的视角就完全不一样了。你会开始思考,我这几个镜头,是不是也能通过某种组合,产生1+1>2的效果?
还有一点,关于声音设计。这是新手最容易忽略,但又是决定影片质感的关键一步。一个视频的灵魂,一半在画面,另一半,甚至更重要的一半,在声音。我见过太多画面拍得还行,但声音一塌糊涂的“半成品”。要么是人声嗡嗡作响,要么是背景音乱七八糟。
所以,去找一些专门讲声音设计的教程来看。怎么给人声做基本的降噪和增益?怎么铺一层合适的背景音乐(BGM)来烘托情绪?怎么添加一些环境音(比如风声、车流声、键盘敲击声)来增加现场感?这些东西,技术上可能只需要你拖动几个滑块,但对观众的沉浸感影响是巨大的。一个沉默的空镜头,加上几声应景的鸟叫和微风,一下子就“活”了过来。
最后,我想说的是,调色。别被“达芬奇调色”那些复杂的节点吓到。在初期,你只需要理解最基本的色彩原理。调色是给影片穿上一件恰当的外衣。你想让片子温暖、怀旧,那就往暖色调上靠一靠;你想让它冷静、有科技感,那就加一点蓝色。先从最简单的LUT(色彩查找表)开始用起,感受一下不同的色彩倾向能给画面带来多大的情绪改变。找到感觉后,再慢慢去学曲线、色轮这些更精细的工具。
总而言之,别再做那个只会收藏教程,却从不动手的“学习松鼠”了。真正的成长,永远发生在你自己动手剪的那一刻。去看那些能启发你剪辑思维的视频,而不是把你变成一个软件操作员的视频。然后,关掉教程,打开软件,把你拍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素材拖进去。
去感受第一次把两个镜头拼在一起的笨拙。去体会为了一个鼓点,反复拖动时间线零点几秒的纠结。去经历把一段平淡无奇的素材,通过重新排序和配乐,变得稍微有点意思的惊喜。
这个过程,比你看一百个“十分钟速成”的剪辑的教学视频,要宝贵一万倍。因为,这才是剪辑的真正魅力所在——你不是在复制,你是在创造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19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