聊起国内剪辑视频软件这个话题,我脑子里简直能瞬间开一场武林大会。各路门派,招式迥异,有的一招鲜吃遍天,有的内力深厚但门槛奇高。不像以前,大家言必称Adobe全家桶,好像不用PR、AE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做视频的。现在?嘿,风向早就变了。
咱们得从那个几乎是一夜之间,把视频创作门槛一脚踹到地平线以下的家伙说起——剪映。

你不得不服。剪映这玩意儿,简直不是一个软件,它是一种现象,一种把复杂叙事暴力简化的“文化入侵”。我第一次用它的时候,那种感觉,怎么说呢,就像一个习惯了手动挡的老司机,突然开上了一台全自动、带自动泊车、还能帮你规划好路线的智能电车。你一边觉得“这玩意儿也太没灵魂了”,一边身体却很诚实地享受着它的便利。“智能抠像”点一下,背景没了;“一键成片”选个模板,音乐、转场、字幕咔咔咔全给你安排好。这哪是剪辑?这简直是视频界的“预制菜”,你只需要负责把原始素材丢进去,剩下的交给算法。
我见过太多刚入行的小白,靠着剪映的热门模板和洗脑BGM,三五天就做出了一条数据还不错的短视频。这对行业是好事吗?是,它让表达的权利下放给了每一个人。但同时,那种千篇一律的卡点,那种审美疲劳的转场,也像病毒一样复制粘贴,整个平台的内容都透着一股浓浓的“剪映味儿”。这是一种甜蜜的毒药,它让你快速上手,但也可能让你永远学不会真正的“剪辑思维”。但你骂它?没用。它背靠抖音这棵大树,流量就是硬道理,用户体验就是它的金字招牌。对于绝大多数只想快速出片、追个热点的人来说,剪映就是神。
然后,咱们把目光挪到B站的亲儿子——必剪。
如果说剪映是短视频快餐工厂的流水线,那必剪就像是B站UP主们的后厨房。它更懂B站那帮人的“黑话”和“梗文化”。它的素材库里,充斥着各种鬼畜音效、经典表情包、二次元贴纸。你想做一个吐槽视频,它直接给你提供了各种“地铁老人看手机”的表情包;你想做一个游戏集锦,它的转场特效都透着一股子“燃”劲儿。必剪这东西,它不求像剪映那样全民通吃,它的目标用户画像清晰得吓人:就是那些泡在B站,想成为UP主,或者已经是UP主的年轻人。它的操作逻辑,也更偏向于中长视频的叙事节奏,轨道更多,自由度相对高一丢丢。用必剪的人,骨子里还是想“创作”点东西的,而不仅仅是“生产”一个视频。它和B站的生态,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共生关系。
当然,只在手机上捣鼓,格局还是小了。当你想正儿八经做点东西,需要更精细的调色、更复杂的音轨处理时,手机屏幕那点地方就显得捉襟见肘了。这时候,PC端的选手们就该登场了。
这里头,万兴喵影绝对是个绕不开的名字。
我给万兴喵影的定位是“进阶之路上的最佳伴侣”。它很聪明,完美卡在了剪映和Premiere之间那个巨大的真空地带。它比手机App专业,功能武装到牙齿,什么画中画、绿幕抠图、运动追踪,该有的一样不缺。但它又比PR那样的庞然大物亲民得多,界面清爽,没有那么多密密麻麻的参数和窗口让你望而生畏。它的杀手锏是它那个资源商城,海量的特效包、字幕模板、转场动画,有点像给剪辑软件开了个“皮肤商店”。这对于很多效率至上,但又不想视频太“素”的创作者来说,简直是福音。花点小钱,就能让自己的视频看起来“高级”不少。当然,这也让它摆脱不掉一种“模板化”的影子,但至少,它的模板比手机App精致得多,选择也多得多。它就像一个什么都会一点,脾气又好的朋友,虽然到不了顶尖大师的级别,但陪你走过从入门到精通的这段路,绰绰去处有余。
而现在,一股新的浪潮,不,应该说是海啸,正在席卷整个国内剪辑视频软件市场,那就是——AI。
这阵风刮得太猛了。一开始,只是“AI字幕”,帮你把语音自动转成文字,解放了多少听写校对的时间,简直功德无量。接着,就是“AI配音”,各种声线,情感充沛,虽然有时候还有点机器味儿,但给科普、解说类视频用,已经完全够格。
但现在,玩法彻底变了。“AI一键成片”已经不是新鲜事,你给它一段文字,它能自动帮你匹配素材、生成画面、配上音乐和解说,直接端出一盘菜。更吓人的是“数字人”,你录一段自己的视频,训练一个模型,之后只需要输入文字,屏幕上那个“你”就能惟妙惟肖地播报新闻、讲解产品。这玩意儿,说实话,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后背有点发凉。它在颠覆我们对“创作”的定义。
这些AI功能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,被集成到剪映专业版、万兴喵影等主流软件中。这让剪辑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。未来,一个视频的诞生,究竟是人的创意占主导,还是算法的效率占上风?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思考的问题。AI是绝佳的副驾驶,它能帮你处理掉大量重复、枯燥的体力活,让你把精力更集中在创意、叙事和情感表达上。但如果你完全依赖它,让它替你思考,那它就不是工具,而是创作的拐杖,甚至……是轮椅。
所以,兜兜转转,到底该选哪个?
这问题,其实没有标准答案。就像你问一个厨子,最好的刀是哪一把?他可能会告诉你,切肉用斩骨刀,切菜用片刀,雕花还有专门的刻刀。
如果你是个短视频重度用户,追求的是效率、是热点、是流量,那剪映就是你的不二之选,别犹豫,用就对了。
如果你是B站的忠实拥趸,想做的内容更垂直、更有梗、更想和圈子里的人玩到一块儿,那必剪会让你感觉如鱼得水。
如果你已经不满足于手机剪辑,想在电脑上实现更复杂的效果,但又被PR的专业度劝退,希望在学习成本和功能强大之间找个平衡点,那么万兴喵影会是那个最懂你的“中庸之道”。
工具永远是为思想服务的。软件的更新迭代快得令人眼花缭乱,今天这个功能是王炸,明天可能就被别家一个更厉害的AI算法给拍死在沙滩上。真正重要的,是你脑子里想表达什么,是你讲故事的能力,是你独特的审美和视角。
搞清楚这一点,再去选那个最顺手的“兵器”,你才能在这场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混战里,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104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