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在掏钱报那个剪辑视频班之前,我手机里那几百个G的视频素材,就是一堆数字垃圾。旅行拍的、猫咪打滚拍的、朋友聚会拍的……拍的时候兴致勃勃,想着回来一定能剪个“大片”,结果呢?全都在相册里静静地发霉。每一次点开剪辑软件,面对着那条空荡荡的时间线,我的脑子就跟那时间线一样,一片空白。
拖拽,切割,加个转场,配一段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罐头音乐。嘿,一个“作品”诞生了。发到朋友圈,收获几个礼貌的点赞,然后,就没有然后了。我自己都不想看第二遍。平淡,乏味,像一杯白开水。问题到底出在哪儿?

我挣扎了很久。在网上扒拉各种免费教程,东看一榔头,西学一棒子。今天学个炫酷转场,明天学个电影感调色。结果呢?视频做得越来越花里胡哨,但就是……不好看。没有灵魂。那种感觉就像你学会了所有华丽的辞藻,却写不出一句能打动人的诗。
直到有一天,我刷到一个博主的Vlog,明明就是记录他普通的一天,我却看得津津有味,甚至有点感动。他的镜头不花哨,转场也简单,但就是有种魔力,能把你牢牢吸在屏幕前。我翻遍了他的评论区,看到一句高赞评论:“这剪辑的节奏感绝了,每个镜头都踩在情绪点上。”
节奏感?情绪点?这些词像子弹一样击中了我。我这才恍然大悟,我缺的根本不是什么技巧,我缺的是“剪辑思维”。我缺一个能把我从“素材的搬运工”变成“故事的讲述者”的领路人。
于是,我咬咬牙,报了一个口碑还不错的线上剪辑视频班。
老实说,刚开始我是抱着怀疑态度的。这年头,知识付费的镰刀挥得有多快,大家心里都有数。我特别怕遇到那种只会念PPT、讲一堆空洞理论的老师。
但第一节课,我的心就放下一半。老师没跟我们扯什么行业大趋势,也没一上来就丢给我们一堆快捷键让我们背。他给我们看了一个他自己拍的、完全没有剪辑的原始素材——一个女孩在海边从日落待到天黑。然后,他问我们:“如果让你剪,你想表达什么?”
有人说表达孤独,有人说表达宁静,有人说表达对时间的流逝。
老师笑了。他说:“都对,也都不全对。剪辑,不是一个有标准答案的数学题。它是一个翻译的过程,把你内心的感受,翻译成视听语言,让观众get到。你选择保留哪一个对视,删掉哪一次犹豫,用什么样的音乐去烘托,最后出来的东西,就刻上了你自己的烙印。”
那一刻,我感觉我脑子里一根紧绷的弦,啪,断了。原来是这样!我之前所有的努力,都用错了方向。我总想着怎么“装饰”视频,却忘了去思考,这个视频的故事线是什么?它的情绪价值在哪里?
那个剪辑视频班带给我的,远不止是教会我怎么用Pr或者达芬奇。它像一个向导,带我走进了剪辑的真正核心地带。
我记得最清楚的一节课,是讲“声音”。以前我以为,声音不就是配个BGM吗?错了,大错特错。老师告诉我们,声音是视频的另一半生命。海浪声的大小,决定了你画面的远近和冲击力;人物对话间细微的呼吸声,是传递紧张或松弛的关键;甚至一段恰到好处的留白、静音,比任何激昂的音乐都更有力量。我们花了一整节课的时间,去给一段默片配音。不是配乐,是配环境音、脚步声、衣服摩擦声……当我把所有声音加上去,那段原本平平无奇的画面,瞬间就“活”了过来。我甚至能感觉到风的温度,闻到空气里的咸湿味。那种震撼,没亲身体验过的人,真的很难理解。
还有色彩。我以前调色,就是套个滤镜完事。但老师会带着我们去拉片,分析王家卫的电影为什么是那种暧昧的、潮湿的绿色调,分析《布达佩斯大饭店》的粉色和蓝色是怎么构建一个童话世界的。他教我们,色彩不是为了好看,色彩是情绪的催化剂。暖色调可以传递幸福和温暖,冷色调可以放大孤独与疏离。他甚至教我们如何用色彩去引导观众的视线,去暗示人物的内心。
这哪里是在上一个剪辑视频班?这简直是在上一门关于审美、叙事和心理学的综合课程。
课程过半,我再回头看我手机里那些“废片”,它们在我眼里,全都变成了宝贝。那段在古镇拍的空镜头,加上一段悠扬的古琴,就是一段穿越时光的引子;那段朋友聚会时大家狼吞虎咽的画面,用快速的卡点剪辑,配上欢快的音乐,就是一首活色生香的生活赞歌;那段给猫咪拍的特写,放慢速度,突出它瞳孔的变化,配上一点点氛围音乐,就是一部充满悬念的“小电影”。
我开始享受剪辑的过程。不再是痛苦的拼凑,而是一种充满创造力的游戏。时间线不再是空白的恐惧,而是我的画布,素材就是我的颜料。我可以控制时间的流速,可以调度观众的情绪,可以把一段平淡无奇的日常,变成一个值得回味的故事。
前段时间,我把我爸妈去旅游时拍的一堆乱七八糟的视频,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,剪成了一个五分钟的短片。我没用任何炫酷的特效,只是认真地梳理了故事线,挑选了他们最自然的笑容和互动,配上了他们年轻时最喜欢的一首老歌。我爸那个五大三粗的男人,看着看着,眼眶竟然红了。他说:“这视频剪得……比我们亲身经历的还要感动。”
那一刻的成就感,比收到一万个赞还要强烈。
如果你问我,到底要不要报一个剪辑视频班?
我的建议是,如果你只是想学个软件操作,那完全没必要,网上的免费资源足够了。但如果你像曾经的我一样,面对一堆素材感到迷茫,渴望能创作出真正“有感觉”的作品,那么,一个好的剪辑视频班,绝对是你最值得的投资。它能帮你建立起一整套“剪辑思维”的框架,能节省你大量自我摸索、走弯路的时间。它给你的,是一把钥匙,一把能打开 storytelling 新世界大门的钥匙。
当然,师傅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。没有任何一个课程能让你一夜之间变成大神。但它能为你指出一条清晰的、正确的路,让你走的每一步,都算数。
现在,剪辑对我来说,不再是一项任务,它是一种表达方式,一种记录生活、放大感动的超能力。我依然在学习,在探索,但至少,我不再迷茫了。我知道我的下一刀,该切在哪里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95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