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跟你讲,剪辑这活儿,一半是技术,另一半,简直就是玄学。而这玄学里头,最让人头秃的,绝对是挑BGM。真的,有时候我宁愿去抠一个小时的图,也不想在音乐库里捞一个小时的歌。那感觉就像给一盘顶级的刺身,最后淋上了酱油膏而不是现磨的山葵酱油,全毁了。你辛辛苦苦拍的4K画质,调得死去活来的色,最后被一首烂俗的剪辑视频常用bgm给毁所有,气不气?
所以,今天不谈那些虚头巴脑的乐理,也不搞什么“十大必听”的陈腔滥调。我就以一个熬过无数通宵、电脑里存着几百个G素材和音乐的剪辑师的身份,跟你唠唠,那些真正能让你的片子“活”过来的BGM,到底藏在哪儿。

第一梯队:氛围感缔造者,Vlog博主的心头肉
现在的Vlog,不讲究别的,就讲究一个“氛围感”。啥叫氛围感?就是那种,画面一出来,音乐一响,观众立刻就被你拽进你的世界里。哪怕你拍的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周末,也能让人看得津津有味。
这类音乐,通常都有几个特点:轻快、有点小电音、节奏不抢戏但又有点抓耳。你一听,就感觉自己不是在看视频,而是在喝一杯冰美式,坐在落地窗前看人来人往。
- Lauv / Troye Sivan 这类流行电音: 他们的歌简直是Vlog万金油。比如Lauv的《I Like Me Better》,前奏一响,阳光沙滩的感觉就来了。这类音乐的好处是,本身就是流行金曲,观众有熟悉感,能快速代入。但缺点也明显,用的人太多了,容易“撞衫”。你刚去完三亚,用这首歌,隔壁up主去趟大理也用这首歌,就很尴尬。
- 日本独立/City Pop: 这几年简直是文艺青年的最爱。比如 Suchmos 、 Nulbarich 这些乐队,他们的音乐带着一种都市的慵懒和时髦感。节奏有点爵士,有点Funk,漫不经心地就把小资情调拉满了。用在探店、穿搭、或者城市漫步的视频里,绝了。你都不用说话,音乐就在帮你表达:“看,我的生活,就是这么chill。”
- 纯音乐,但不是古典那种: 我说的是像 ODESZA 或者 FKJ (French Kiwi Juice) 这种。他们的音乐层次感极强,电子音效玩得天花乱坠,但又不会吵。特别适合用在一些需要展示过程、或者大范围空镜的片段。比如你拍个延时摄影,从日出到日落,配上他们的音乐,那画面,瞬间就有了史诗感。
第二梯队:肾上腺素催化剂,燃就一个字!
不是所有视频都是小清新。总有些时候,你需要点燃观众的情绪。比如运动集锦、旅行混剪、产品发布那种充满力量感的片子。这时候,软绵绵的音乐可不行,你得上“硬菜”。
这些剪辑视频常用bgm,就是要那种前奏一响,你DNA就动了,恨不得立马出门跑个十公里的感觉。
- 史诗音乐(Epic Music): 这不是一个人的名字,这是一个流派。你肯定听过,但可能不知道它叫啥。比如 Two Steps From Hell 的《Victory》,或者 Thomas Bergersen 的《Star Sky》。这种音乐,就是为大场面而生的。无人机航拍的山川湖海、体育赛场上的绝杀瞬间、又或者是回顾一年奋斗历程的总结视频,配上这种音乐,档次直接从“朋友圈小视频”飙升到“好莱坞预告片”。记住一个关键词: 版权 !这类音乐版权极其严格,商用的话一定要去正规渠道购买。
- 摇滚/金属乐: 别觉得摇滚就是吵。用对了,它就是情绪的放大器。比如用 Linkin Park 的《Numb》或者 Imagine Dragons 的《Believer》,那种从压抑到爆发的力量感,非常适合表现主角克服困难、逆风翻盘的剧情。节奏踩得准的话,每一个鼓点都能敲在观众的心脏上。
- Trap / Phonk: 年轻人的最爱。节奏感超强,鼓点密集,还带着点“匪帮”气质。用在街舞、跑酷、汽车漂移或者快节奏的游戏集锦里,简直是天作之合。那种拽拽的、酷酷的感觉,一下就出来了。
第三梯队:温柔叙事者,把故事讲进心里
有时候,视频不需要多炸裂,它只需要静静地流淌,像一条小溪。记录生活中的温情瞬间、宠物日常、手作过程,或者是一些走心的情感独白。这时候的BGM,就不能喧宾夺主,它得像个温柔的旁白。
- 岸部眞明 / 押尾光太郎的指弹吉他: 如果说有一种声音能代表“岁月静好”,那一定是日系指弹吉他。岸部眞明的《奇迹の山》,押尾光太郎的《Wind Song》,琴弦拨动的每一个音符都干净、纯粹。画面里,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,猫在打盹,你在做饭……这种音乐一配,生活的幸福感能溢出屏幕。
- 钢琴纯音乐: 久石让就不说了,yyds。我想说的是一些更适合短视频节奏的,比如 Brian Crain 或者 The Piano Guys 的作品。他们的钢琴曲,旋律优美,情绪饱满但不过分悲伤,有一种治愈人心的力量。特别适合用在成长记录、情侣纪念日这种需要情感沉淀的视频里。
- Ukulele(尤克里里): 俏皮、可爱、无忧无虑的代名词。拍小孩子、拍宠物、拍一些轻松搞笑的段子,尤克里里的小碎步节奏一出来,整个画面的可爱值都会翻倍。而且它通常没什么攻击性,能完美融入各种欢乐的场景里。
血泪教训:别光收藏,版权才是王道!
说了这么多剪辑视频常用bgm,最后必须得泼一盆冷水。在今天这个时代,你用网易云听歌识曲找到一首神曲,然后反手就用到自己视频里的做法,无异于在雷区蹦迪。轻则视频被平台消音、限流,重则直接吃律师函。
你以为你找了个小众的日本独立乐队就安全了?天真!现在的版权监测系统比你想象的厉害得多。
所以,专业的做法是什么?
答案是:付费音乐素材库。
别一听“付费”就跑。你想想,你几千上万的相机镜头都买了,一个月花个百来块钱,买一个能让你无限畅用、永无后顾之忧的音乐库,这笔账怎么算都划算。
我个人常用的有两个:
- Artlist.io: 逼格高,音乐质量非常顶,充满电影感。很多大神都在用。它的优点是购买后,下载的音乐是终身授权的,就算你以后会员过期了,之前下载的音乐用在项目里也依然合法。缺点就是,贵。
- Epidemic Sound: 曲库巨大无比,更新神速,而且还包含了海量的音效。从开门声到爆炸声,啥都有。性价比之王。它的授权模式是订阅制的,会员期内发布的视频都受保护。
选择哪个,看你的预算和需求。但无论如何,建立起版权意识,是一个创作者最基本的素养。
音乐,从来都不是视频的附属品。它是视频的灵魂,是情绪的快捷方式,是连接你和观众之间最直接的那根线。找到对的BGM,你的视频,才算真正完成了最后一块拼图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87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