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个logo,再大一点。不不不,还是太大,往左挪一像素。哎,算了,还是放回原处吧。”
说真的,每次听到这种话,我的DNA就狠狠地动了。感觉我的职业生涯,就是在一像素的玄学和甲方爸爸“我想要一种感觉”的哲学之间反复横跳。今天不聊别的,就来盘一盘那些能让每个剪辑师血压飙升,但事后又能当成笑话讲出来的视频剪辑段子。
这根本不是工作,这是修行。渡人,也渡自己。
首当其冲的,必须是“五彩斑斓的黑”。这已经不是段子了,这是行业圣经里的创世纪篇。我亲身经历过一个更魔幻的版本。一个做美妆产品的客户,要求片子的色调“既要像少女一样粉嫩,又要体现出一种女王般的高级灰,同时呢,还要带一点点金属的冰冷感”。
我当时愣在屏幕前,手里握着鼠标,大脑里跑过一万匹草泥马。我琢磨了半天,这不就是……不锈钢上蹭了点腮红吗?最后我调了个如今看来都无法言喻的颜色,一种带着金属反光的脏粉色,战战兢兢地发过去。你猜怎么着?对方回了两个字:“对了!”
那一刻,我感觉我不是剪辑师,我是通灵师。我通了甲方的脑电波。
然后是配乐,哦,配乐,那简直是视频剪辑段子的重灾区。
“这个音乐不够大气。”
“换了一个,这个呢?”
“太大了,有点吵。”
“那这个舒缓一点的?”
“太平了,没有记忆点。”
最后,客户甩过来一个抖音上火得一塌糊涂的神曲,对,就是那种“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”调调的,用在一个科技感十足的宣传片上。我跟他说这个不合适,他说:“你不懂,这叫反差萌,这叫网感!”
行,你说的都对。于是,在一个充满赛博朋克光效的镜头里,一个冰冷的机械臂缓缓展开,背景音乐是:“哈哈哈哈哈,我只会心疼giegie~”
交片那天,我把自己的名字从片尾去掉了。我怕被同行笑死。
剪辑师的日常,就是和时间线谈一场注定分手的恋爱。我们的时间线,那不是一条线,那是我们的精神病院。上面密密麻麻的素材、音轨、特效、字幕,像不像我们混乱的内心世界?每一个红色的“媒体离线”,都是一次心梗的前兆。每一个转动的彩色菊花,都让我们开始思考人生。
而“渲染”,是检验你今天出门有没有拜佛的唯一标准。
你永远不知道,一个工程会在渲染到99%的时候给你一个怎样的惊喜。可能是软件崩溃,可能是电脑蓝屏,也可能……直接断电了。我有一次,一个半小时的片子,渲染了整整一夜,第二天早上我顶着黑眼圈去看,进度条稳稳地停在99%,上面弹出一个我看不懂的报错代码。我重启、清理缓存、更换硬盘,所有招数都用了,它依然是99%。
最后我发现,是某一帧的一个不起眼的字幕特效,跟我的插件八字不合。
你知道那种感觉吗?就像你跑完了四万公里的长征,就差最后一步踏入延安,结果脚崴了。那一瞬间,你想的不是怎么解决问题,而是思考要不要把这台价值三万块的电脑从十八楼扔下去。真的,那一刻,所有的视频剪辑段子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,只有毁灭的念头最真实。
还有一种段子,叫“你看着随便弄一下”。
这句话的杀伤力,堪比“你是个好人”。朋友、亲戚、八竿子打不着的邻居,拿着一段手机拍的、抖得像帕金森、收音跟在龙卷风现场一样的视频,找到你:“你是做剪辑的吧?帮我把这个视频弄得好看点,加个字幕,配个音乐,调个色,很快的,你看着随便弄一下就行。”
我……我看着我的肝比较“随便”,要不要割给你?
“随便弄一下”的背后,是他们以为剪辑就是用美图秀秀P个图那么简单。他们不知道,为了把他那段黑得连人脸都看不清的视频提亮,我要动用多少插件;为了让他那充满风噪声的“祝你生日快乐”能听清,我要降噪降到什么程度;为了让他那上下颠倒的画面看起来不那么晕车,我要开多少层稳定。
而这一切做完之后,他们会说:“嗯,还行。谢了啊!”
就……没有然后了。我们的专业技能,在“随便弄一下”面前,一文不值。
当然,最经典的视频剪辑段子,永远发生在和客户的沟通里。
有一次,一个客户让我把一个人物“P掉”。那是一个街头采访,被采访者背后,一个路人甲大哥一直在挖鼻孔。客户觉得影响品牌形象,让我把他P掉。我说这视频P掉一个人,工作量巨大,得一帧一帧修。
客户沉吟片刻,说:“那……你能不能让他别挖了?”
我……
我能怎样?我能坐时光机回去,冲到那个大哥面前,打掉他那根充满探索精神的手指吗?
还有一次,一个美食视频,客户要求突出“热气腾腾”的感觉。我加了蒸汽特效,他说太假了,像着火。我拿掉了。他又说,不行啊,这样看着像一盘冷菜。我只好把蒸汽特效的透明度调到10%,若有若无。
结果,他发来一个修改意见:“能不能让这个蒸汽,飘出一个‘香’字?”
那一刻,我真想回他一句:“能,要不要再让这盘菜站起来给你鞠个躬?”
说到底,这些视频剪辑段子,是我们这群“视频裁缝”的自嘲,也是一种无奈的狂欢。我们对着屏幕燃烧生命,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素材,变成一个能讲故事的片子。我们是魔术师,也是苦行僧。
但你说,后悔吗?
当你在上百条音轨里,找到那个和画面节奏完美契合的鼓点时;当你把一个平淡无奇的镜头,调出电影般的质感时;当一个转场天衣无缝,让两个毫无关联的画面产生奇妙化学反应时……那种成就感,那种“我X,我真是个天才”的瞬间,又会把之前所有的崩溃和牢骚都冲刷得一干二净。
或许,这就是我们剪辑师的宿命吧。一边吐槽着甲方和软件,一边又在时间线上,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小宇宙。
毕竟,能把生活里的“坑”剪成段子,也是一种超能力,不是吗?(此处应有苦笑)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85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