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怎样剪辑视频?超详细实战教程,新手看完直接上手!

打开Premiere Pro,看着那一堆密密麻麻的窗口和按钮,是不是头都大了?感觉自己像个闯进了驾驶舱的猴子,哪儿都不敢碰。别慌,这玩意儿就是个纸老虎。今天,我就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咱们直接上干货,聊聊pr怎样剪辑视频这个事儿,让你从一个连素材往哪儿拖都不知道的小白,变成一个能把视频玩出花儿来的“刀客”。

第一步:建房子先打地基——项目管理

这步,我跟你讲,百分之九十的新手都会忽略,然后在中后期剪得想砸电脑。你记住,剪辑之前,先在你的电脑硬盘上,建一个总文件夹,比如“我的第一个Vlog”。然后,在里面再建几个子文件夹:“视频素材”、“音频素材”、“图片素材”、“工程文件”、“导出成品”。

pr怎样剪辑视频

这叫什么?这叫章法。

等你把拍回来的几十个G的素材倒进电脑,就分门别类地放进去。做完这个,再打开PR,新建项目,把项目文件(那个.prproj后缀的玩意儿)存在“工程文件”夹里。

信我,这个习惯能救你的命。以后你再也不会因为找不到一个音频文件而抓狂,你的时间轴也不会因为素材丢失而满江红。

第二步:开席上菜——素材的导入与整理

地基打好了,现在开始往里搬家具。在PR里,双击“项目”面板的空白处,或者直接把你的素材文件夹拖进去,你的视频、音频就都进来了。

别急着往时间轴上拖!先在项目面板里,也像建文件夹一样,建几个“素材箱”(那个小文件夹图标),把视频、音频、图片再分一次类。你可以给重要的素材片段改个名,或者用不同颜色标记一下。

这一步,就像是厨师备菜,把葱姜蒜、鸡鸭鱼肉都切好、分盘装好。这样一会儿“炒菜”的时候,才不会手忙脚乱。

第三. 核心中的核心——操刀时间轴

这才是pr怎样剪辑视频的灵魂所在。时间轴,就是你的战场,素材就是你的士兵,而你,就是运筹帷幄的将军。

首先,你要认识你最得力的两个兵器:

  1. 选择工具 (V) :你的手。用它来拖动、选中、移动任何东西。
  2. 剃刀工具 (C) :你的刀。用它来“咔嚓”一刀,把一段视频切成两段。

基本操作流程是这样的:

从项目面板里,把你觉得可能用得上的素材,一股脑儿地拖到时间轴上。别怕乱,这就是粗剪。

然后,播放视频。看到不想要的部分的开头,按C切换到剃刀,点一下,切开;看到不想要的部分的结尾,再按C切一下。然后按V切换回选择工具,选中中间那段不想要的,按 Delete 删掉。

删掉后会留下一个缺口怎么办?选中缺口,再按一下 Delete ,后面的素材就自动补上来了,这叫“波纹删除”。一个能极大提升你效率的神技。

重复这个过程,把你所有素材里那些废话、抖动、没用的镜头,全都砍掉。最后剩下的,就是你想要的精华片段了。这个过程,不需要考虑什么节奏、转场,就一个字:。把不能用的东西,坚决地从你的世界里清除出去。

第四步:赋予视频节奏感——精剪与衔接

粗剪完,你的时间轴上可能还是一堆零散的片段。现在,我们要做的,是把它们串起来,让它们讲一个故事,拥有呼吸和心跳。

这时候,JKL键就是你的神。

  • L :正向播放,多按几次会快进。
  • K :暂停。
  • J :反向播放,多按几次会快退。

用JKL来回审视你的片段,感受它们之间的衔接。这个镜头后面接那个镜头,感觉顺不顺?情绪对不对?有时候,仅仅是调换两个片段的顺序,整个故事的感觉就完全变了。

转场?我劝你少用。那些什么翻页、星星闪烁的转场,真的,太土了。99%的情况下,一个干净利落的“硬切”(就是啥转场都不加),或者一个简单的“交叉溶解”,就足够了。转场不是万能膏药,它应该为你的叙事服务,而不是为了炫技。

第五步:视频的灵魂伴侣——声音处理

记住一句话:一个画面模糊但声音清晰的视频,比一个画面高清但声音爆炸的视频,要好一万倍。

声音是原罪,声音处理不好,你前面做的所有努力都可能白费。

把你的背景音乐拖到视频轨道下方的音频轨道上。你会看到音频轨道上有一条白线,那是音量线。你可以用选择工具(V)把整条线往上或往下拉,来调整整体音量。

更重要的是关键帧。比如,视频里有人说话的时候,你希望背景音乐小一点。怎么办?按住 Ctrl (Mac是 Command ),在音量线上点两个点,把中间的线往下拉,音乐就在这段时间变小了。这就叫“音频闪避”,一个让你的视频瞬间变得专业的技巧。

还有,别忘了看音轨的波形,那玩意儿就像心电图,能告诉你哪里声音太大,哪里太小。别让它“爆红”,那意味着声音失真了,神仙也救不回来。

第六步:给视频“化妆”——调色

调色,是很多人觉得最玄学的部分。其实没那么复杂。PR里有个叫Lumetri 颜色的面板,它就是你的化妆盒。

调色分两步:

  1. 一级校色 :这是“打粉底”。目的是让你的画面看起来“正常”。比如视频拍得太暗了,你就加点曝光;太黄了,你就往蓝色那边拉一拉白平衡。目标是还原出现场真实的样子。
  2. 二级调色 :这是“化彩妆”。目的是创造氛围和风格。想让视频有电影感?给阴影部分加一点点蓝色,高光部分加一点点黄色。想让画面温暖?整体色温往黄色调。这一步,玩的就是感觉。

新手建议先从“基本校正”里的曝光、对比度、高光、阴影开始玩,再去尝试“创意”里的LUT(可以理解为一键滤镜)。但切记,调色是为了让画面更好看,而不是把它调成一个四不像的怪物

第七步:最后的仪式——导出

千辛万苦,终于到了最后一步。点击 文件 > 导出 > 媒体,或者直接按快捷键 Ctrl + M (Mac是 Command + M )。

导出设置窗口弹出来,又是一堆参数。别怕,我给你一个万能公式,适用于绝大多数网络平台:

  • 格式 :选择 H.264
  • 预设 :选择“匹配源 – 高比特率”。
  • 输出名称 :点一下蓝色的文件名,给你的成品起个响亮的名字,选好保存位置。

然后,拉到下面,找到“比特率设置”,如果你的视频是1080p,目标比特率设置在10-16之间就足够了;如果是4K,可以设置到20-40。比特率越高,文件越大,画面也越清晰。

最后,点下那个让你充满期待又有点焦虑的“导出”按钮。看着进度条慢慢走完,你的第一个大作就诞生了!

pr怎样剪辑视频?其实就是这样一个从混乱到有序,从素材到故事的过程。它不是一个纯粹的技术活,更像是一门手艺。你需要耐心,需要审美,更需要不断地练习,去培养所谓的“剪辑手感”。别怕犯错,时间轴就是你的草稿纸,大胆地去剪,去尝试,去创造。你的故事,正等着你用剪刀,一帧一帧地雕刻出来。
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813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2分钟前
Next 36秒前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