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真的,每次有人问我有没有免费又好用的视频剪辑软件,我的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,除了某个名字里带“映”的手机APP,就是Shotcut了。这玩意儿,简直是免费软件界的一股清流,不,应该说是泥石流。为什么这么说?因为它初看之下,界面有点糙,有点复古,甚至有点……劝退。但你只要耐着性子跟它磨合一下,就会发现,这“泥石流”底下,埋着的是金子。
今天,我就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了,咱们直接上手,聊聊Shotcut怎么剪辑视频,从一个空荡荡的软件界面,到一个能发朋友圈、发B站的成品,到底需要几步。

第一关:别被界面吓跑,先跟它混个脸熟
打开Shotcut,扑面而来的是几个深灰色的框框。别慌,咱们的核心战场就那么几个地方,我给你指出来:
- 播放列表(Playlist) :左上角那个。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你的素材仓库。所有你要用的视频、图片、音乐,都先扔到这里来。整整齐齐,随用随取。
- 预览窗口(Preview) :中间最大那块。你剪出来的东西长啥样,就在这里看。实时反馈,所见即所得。
- 时间轴(Timeline) :最下面那条长长的。这是你的手术台,真正的 视频剪辑 就是在这里发生的。把素材从“播放列表”拖到这里,然后开始大卸八块、乾坤大挪移。
- 滤镜(Filters) :等你选中了时间轴上的某段素材,这个面板就会活跃起来。调色、加字幕、调整音量……所有美化和修正的操作,都在这里。
我刚开始用的时候,也觉得这界面有点反人类。但你记住这个逻辑:仓库(播放列表) -> 手术台(时间轴) -> 成品预览(预览窗口) -> 美容院(滤镜)。这么一想,是不是清晰多了?
第二关:操刀上阵,剪辑的“灵魂三板斧”
理论说再多都是虚的,我们直接开干。视频剪辑的核心,无非就是“剪”、“接”、“拼”这三件事。
第一板斧:剪(切割与删除)
这是最最基础,也是最重要的操作。你拍了一段五分钟的视频,但中间有三十秒说错了话,或者镜头晃得一塌糊涂,怎么办?剪掉它!
操作极其简单:把视频素材从“播放列表”拖到下面的“时间轴”上。你会看到一条长长的视频轨道。拖动那个播放头(就是那根白色的竖线),移动到你想要“下刀”的地方。然后,键盘上找到那个“S”键(Split,切割的意思),“咔”地一下按下去。
看到了吗?你的视频素材一分为二了。然后继续拖动播放头,到你这段废话的结尾,再按一下“S”。好了,现在中间那段不想要的部分,就成了一个独立的片段。右键点击它,选择“移除(Remove)”或者直接按“Delete”键。搞定!
我跟你讲,学会用“S”键,你就掌握了Shotcut剪辑的精髓。看到哪儿不爽,S一下;哪儿节奏拖沓,S一下。干净利落,指哪打哪。
第二板斧:接(排序与移动)
你拍了好几段素材,A段是开场,B段是过程,C段是结尾。把它们都拖到时间轴上之后,发现顺序乱了,变成了B-A-C。怎么办?
在时间轴上,直接用鼠标左键按住那个片段,像拖动桌面图标一样,把它拖到你想要的位置就行了。Shotcut会自动吸附,片段之间无缝衔接。这就是拼接。你可以自由地组织你的故事线,把零散的片段,编织成一个完整的故事。
第三板斧:转场(让衔接更丝滑)
两个硬邦邦的镜头直接切过去,有时候会显得很突兀。这时候,就需要转场来缓和一下。
在Shotcut里做最常用的“淡入淡出”转场,操作简直是天才设计。你只需要在时间轴上,把后一个片段的开头,往左拖,覆盖到前一个片段的结尾上。看到了吗?两个片段重叠的地方,自动生成了一个带有斜纹的区域。这就是一个交叉淡化转场!播放一下看看,画面是不是从A平滑地过渡到了B?
别去追求那些花里胡哨的转场特效,说真的,一个好的淡入淡出,比十个炫酷的翻页、星星转场都有质感。高级感,往往源于克制。
第三关:锦上添花,让你的视频“活”起来
基础的剪辑完成后,你的视频只是一个“素颜”的美女。接下来,我们要给她化点妆,让她更出彩。这时候,就要用到滤镜面板了。
调色,视频的灵魂 选中时间轴上你想调色的片段,点击“滤镜”面板左上角的“+”号,在视频滤镜里找到“ 亮度(Brightness) ”、“ 对比度(Contrast) ”、“ 饱和度(Saturation) ”。一个一个加上去,然后拖动滑块试试。你会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灰蒙蒙的画面,瞬间变得通透、鲜活起来。就像给灰白的照片加上了色彩,整个世界都亮了。这是提升视频质感最立竿见影的办法。
加上字幕,说出你的心里话 同样是在“滤镜”里,找到“ 文本:简单(Text: Simple) ”。加上去之后,你会在滤镜面板看到一个文本框,在里面输入你的文字。预览窗口里立马就出现了字幕。你可以调整字体、颜色、大小、位置,甚至可以给它加个背景框。无论是做Vlog的内心OS,还是给教学视频加注释,都非常好用。
拯救声音,告别嘈杂 视频的声音太小或者太大?选中片段,在滤-镜里找到“ 增益/音量(Gain / Volume) ”,拖动滑块就能轻松调整。如果你的录音环境有点嘈杂,有那种持续的背景噪音,可以试试加上“ 降噪(Noise Reduction) ”滤镜,虽然不能跟专业软件比,但绝对能救急。
最后一关:功成身退,导出你的大作
剪辑、调色、配乐(直接把音乐文件拖到时间轴的音频轨道就行)都搞定了,最后一步就是导出视频。
点击顶部菜单栏的“导出(Export)”。右边会弹出一大堆预设。别被吓到,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,根本不用管那些复杂的参数。直接在预设列表里找到“YouTube”或者“H.264 Main Profile”,选中它。这两个预设出来的MP4格式,兼容性最好,清晰度也足够,可以说是视频界的“普通话”,传到哪儿都能播。
然后点击下面的“导出文件”按钮,选个地方保存,给你的作品起个响亮的名字。接着,你就可以去泡杯咖啡,静静地看着右上角“作业”面板里的进度条慢慢跑满了。
当进度条走到100%,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视频作品,就这么诞生了。
Shotcut就是这么一个软件,它不完美,甚至有点“丑”,但它免费、开源、功能强大且稳定。它不会像某些软件一样,用各种华而不实的功能把你搞得晕头转向,它只是朴实地把最核心、最常用的剪辑功能,交到你手上。
工具是死的,创意是活的。搞明白Shotcut怎么剪辑视频,其实就是掌握了一门新的语言,一门用画面和声音讲故事的语言。现在,拿起这个朴素但可靠的工具,去讲你的故事吧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6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