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刷到那种神仙AMV(动漫音乐视频),弹幕里一水儿的“卧槽”、“经费在燃烧”,你是不是也手痒痒,心里嘀咕一句:动漫剪辑的视频都是怎么搞的?感觉那么炫酷,那么丝滑,自己是不是这辈子都学不会?
别慌,这事儿吧,说难也难,说简单也简单。难的是做出封神级别的作品,那需要天赋和海量的练习;简单的是入门,搞清楚流程,做出一个能让自己满意的视频,其实没那么遥不可及。今天,我就跟你掰扯掰扯,这玩意儿到底是怎么从一堆零散的动画片段,变成一个能让你鸡皮疙瘩起来的完整作品的。

首先,忘掉你脑子里那些“我需要什么顶级配置电脑”、“我是不是得先学十年特效”之类的鬼话。你现在最需要搞明白的,是动漫剪辑的核心——它不是技术的堆砌,而是情感的再创作。
你得先有个想法。你想做什么?是想做一个“燃”到爆炸的战斗混剪,还是一个让人眼泪掉下来的“虐心”合集?或者,就是单纯想把你“老婆”最美的瞬间拼在一起?这个“想法”,就是你一切工作的起点。
然后,就是整个创作过程中,我认为最最最重要的一步,甚至比剪辑本身还重要——找BGM!
对,你没看错,是先找音乐。BGM就是你整个作品的龙骨,是灵魂!灵魂懂吗!没选对,你剪辑做得再花哨也是一具没有灵魂的空壳!一首好的BGM能给你提供完整的情绪曲线和节奏框架。哪段是铺垫,哪段是过渡,哪段是高潮,音乐会清清楚楚地告诉你。别上来就闷头剪画面,那是本末倒置。去找,去听,用你的耳朵去感受,直到找到那一首让你一听就“有画面了”的歌。这首歌,就是你的剧本。
剧本有了,接下来就是找演员——也就是动漫素材。
这是个体力活,也是个考验你“厨力”的环节。你需要的,是无字幕、高画质的片源,我们管这叫“生肉”。画质越高越好,1080p是基本盘,有4K的蓝光原盘(BDRip)那更是美滋滋。为啥?因为后期你要调色、要放大、要裁切,低画质的素材一动就糊成马赛克了,神仙也救不回来。别去视频网站上录屏,那画质,那水印,简直是灾难。至于去哪找……这个嘛,你懂的,各大动漫论坛、资源站,总有大神在默默奉献。
好了,剧本(BGM)和演员(素材)都就位了,该搭舞台、请导演了。这就是剪辑软件。
新手小白,我强烈推荐你从剪映开始。别看不起它,现在的手机版和电脑版剪映,功能强大到你无法想象,做个基础的卡点、加个字幕、搞个简单转场,完全够用,而且操作逻辑极其符合直觉,上手快得一批。
但如果你想玩点花的,想让自己的视频看起来更“专业”,那Adobe Premiere Pro (PR)和After Effects (AE)就是你绕不开的两座大山。简单粗暴地理解:PR负责“剪”,把成百上千个小片段按照你的想法和音乐节奏拼接起来,是组装车间;AE负责“特效”,做什么拉镜、光效、粒子、运动图形,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,是精装修部门。大部分大佬的工作流,都是PR剪辑主体,然后把需要做特效的片段联动到AE里去处理,最后再导回PR。
软件打开了,素材和音乐都拖进去了,真正的硬仗开始了。
第一关:对轴与粗剪。
把BGM拖到音轨上,然后开始听。听鼓点、听旋律、听人声的每一个顿挫。在每一个你觉得“应该切一下画面”的地方,用软件的标记功能(比如PR里的M键)打上点。这就是你后面卡点的依据。然后,把你准备好的素材,大致按照音乐的情绪和你的故事线,铺到时间轴上。比如前奏舒缓,你就放点风景、人物静态特写;副歌燃起来了,你就把打斗、爆发的场面放上去。这个阶段不用太细,主要是把框架搭起来。
第二关:精剪与节奏。
这是最磨人也最出效果的一步。你需要逐帧去对你的画面和音乐标记。鼓点“咚”的一声落下,主角的拳头正好砸在敌人脸上——爽不爽?人声唱到一个高音,画面正好切到一个角色仰天长啸的镜头——燃不燃?这就是节奏感。
节奏不只是“卡点”,它还包括画面的内在运动。比如,一个从左向右运动的画面,你下一个镜头最好也接一个运动方向相似的,这样观众看起来才流畅。这种微操,决定了你的视频是“丝滑”还是“稀碎”。
第三关:转场。
转场是连接两个镜头的桥梁。千万别用什么PPT式的淡入淡出或者翻页,求你了,土爆了!高手玩的是什么?是无缝转场。
最常见的就是拉镜,利用AE的运动模糊和缩放,让前一个镜头的画面“嗖”地一下飞走,下一个镜头“嗖”地一下飞进来,快到观众反应不过来,就转过去了。还有遮罩转场,利用画面里的物体(比如一把挥过去的刀、一个走过的人)作为遮挡,当前景完全遮住画面的瞬间,切换到下一个镜头。或者用光效、用模糊、用颜色……转场的本质,就是“骗”过观众的眼睛,让他们感觉不到镜头的切换。
第四关:调色与包装。
这是让你的视频脱胎换骨,从“能看”到“好看”的关键。同一个画面,冷色调就是忧郁、悲伤;暖色调就是温馨、幸福。通过调色,你可以统一整个视频的风格,强化情绪表达。很多软件都有现成的滤镜(LUTs),可以一键套用,但想做得好,还是得自己慢慢拉曲线、调三原色。
最后,加上合适的字幕、标题,如果需要的话再做个漂亮的封面,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码率导出。恭喜你,你的第一个动漫剪辑作品,诞生了!
听起来是不是很复杂?其实每一步拆开来,都是可以学习和练习的。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,你的第一个作品,可能会节奏稀烂,转场生硬,调色辣眼。
没关系!
谁不是这么过来的?关键是,你做出来了。你把脑子里的想法,通过自己的双手,变成了一个看得见、听得见的实体。这个过程本身,就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快乐。然后,你再去拉片,看大佬的作品,一帧一帧地分析他的节奏点是怎么卡的,他的转场是怎么做的,他的颜色是怎么调的。然后,再打开软件,做下一个。
就这样,一个,两个,十个……有一天你回过头会发现,那些曾经让你觉得高不可攀的技巧,已经成了你的肌肉记忆。而你,也成了别人眼中那个“卧槽”的大佬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62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