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一开始玩视频这玩意儿,我以为剪辑就是把一段段视频素材“咔咔”地拼起来,把不要的去掉就完事儿了。后来才发现,天哪,这水深着呢!好的剪辑简直能让同一个素材讲出完全不一样的故事,烂的剪辑嘛……呃,你懂的,就是那种让人看了三秒就想划走的。所以,如果你问视频的剪辑技巧有哪些,那可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的,里面门道太多了,而且很多时候,那是一种感觉,一种对节奏、对情绪的把握。
先说最最基础,但也是灵魂的——剪切点。别以为这简单,什么时候该“切”?这可是大有学问。不是说人物说完话就立刻切,也不是动作做完再切。好的剪辑,它的切点是跟着观众的注意力走的,是跟着情绪、跟着故事的脉络来的。比如,一个人说话,你可能在他眼神一个微小变化的时候就切走,或者在他刚要开口前给他一个特写。又比如,一个动作戏,你可以在挥拳的那一刹那切到被打者的反应,或者在跳跃的最高点切到落地。这个切点,有时候早一点,有时候晚一点,微妙之处就在于此。它决定了视频的节奏。

节奏,节奏!这是剪辑里我最看重的东西,没有之一。一个视频能不能抓人,很大程度上就看它的节奏有没有“呼吸感”。你想啊,像那种快节奏的短视频,信息密度超高,画面切得飞快,恨不得一秒换仨镜头,这是为了抓住你那宝贵的几秒钟注意力。但如果是讲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,或者表现一种宁静、舒缓的情绪,你就不能这么剪,得让镜头停留得久一点,给观众留点思考和感受的时间。长镜头和短镜头的交替使用,就是调节节奏最直接的手段。别怕用长镜头,有时候一个恰到好处的长镜头,更能营造氛围,传递深沉的情感。但同样,也别怕“残忍”地剪掉那些多余的画面,哪怕它拍得再美,如果它拖慢了整体节奏,让观众觉得“嗯?怎么还没到重点?”,那它就是失败的。就像音乐一样,有高潮有低谷,有急促的鼓点也有悠扬的旋律,视频的节奏也得跟着内容和情绪走。
接着是转场。转场可不仅仅是软件里那些花里胡哨的溶解、划像啥的(虽然有时候适度用用也没啥)。高级的转场,往往是“隐形”的。什么叫隐形?就是它自然到你没觉得那是个刻意的转场,它就像是顺理成章地发生了。比如,一个人看向画面外,下一个镜头就是他看的东西;一个人推开一扇门,下一个镜头就是门后的景象;或者利用画面的运动、模糊、颜色、甚至是声音来做衔接。想象一下,前一个镜头是火车隆隆驶过的声音,下一个镜头直接切到嘈杂的市场,这个声音就是一种自然的转场。匹配剪辑也是一种很酷的技巧,比如前一个镜头结束时是一个圆形,下一个镜头开始时也是一个圆形(比如一个车轮、一个时钟),视觉上的相似性能产生奇妙的连接感。别为了转场而转场,它得服务于你的内容和叙事。
当然,光有画面不行,声音是视频的另一半生命线。音乐和音效的运用,简直是点石成金的魔法。一段平平无奇的画面,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,情绪一下子就上来了!是激昂、是悲伤、是悬疑,全靠BGM烘托。选择音乐的时候,一定要多听,找到那个“对味儿”的。有时候,一段好的音乐能直接决定你剪辑的思路。而音效,更是细节中的魔鬼。环境音(风声、雨声、街道的嘈杂声)、动作音(脚步声、开关门声、点击鼠标声),甚至是人物微小的呼吸声、吞咽声,这些都能极大地增强视频的真实感和沉浸感。别忽略了声音的层次,人声、音乐、音效得有主次之分,不能混在一起乱糟糟的。
再说调色。剪辑完素材,原片的颜色总是有点寡淡或者偏差。调色可不仅仅是让画面变好看,它是为视频定调、统一风格的重要手段。暖色调让人感觉温馨、复古,冷色调可能显得冷静、科技或者忧郁。通过调色,你可以让不同时间、不同地点拍摄的素材在视觉上融为一体。记住,一致性很重要。别一个镜头是暖黄,下一个镜头突然变成冷蓝,除非你是刻意制造这种对比。学习看懂示波器(waveform, vectorscope等)会很有帮助,能更科学地调整颜色和亮度,避免“凭感觉”调出来奇奇怪怪的颜色。很多大片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色彩风格,我们虽然达不到那个高度,但至少可以让画面看起来舒服、统一,并且符合视频的主题和情绪。
还有字幕和信息图示。特别是做知识分享或者采访类视频,字幕是刚需。字幕的时机、字体、颜色、大小、位置,都得讲究。别让字幕挡住画面主体,也别小到看不清。动态字幕或者在关键信息处用图形、箭头等进行强调,能让观众更容易抓住重点。有时候,一个设计精美的标题或者片头,也能瞬间提升视频的逼格。
最后,但绝对是最重要的,是叙事。剪辑不是简单的素材堆叠,它是在用画面讲故事。哪怕你拍的是一个流水账式的vlog,通过剪辑,你也可以突出其中的亮点、制造小高潮、甚至是埋下伏笔。考虑你的镜头排列顺序。先展现结果,再回顾过程?还是按照时间线发展?或者打乱顺序,用闪回和插叙?这些剪辑手法都能影响观众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。不同的景别切换(远景、中景、近景、特写)也是叙事的一部分。想表现环境?用远景。想展现人物之间的互动?用中景。想捕捉人物的微表情或者物体的细节?上特写!合理的景别切换能让你的画面语言更丰富,更有表现力。
说到底,视频的剪辑技巧有哪些,其实就是如何用各种技术手段去更好地表达、去沟通。它没有一个死的公式,更多的在于你的感觉、你的审美、你对内容和观众的理解。多看别人的优秀作品,琢磨他们为什么这样剪;多自己动手实践,别怕剪砸,每一次尝试都是进步。从最简单的“剪掉废话”开始,慢慢去感受节奏、去琢磨转场、去玩转声音和色彩。等你真的入了门,你会发现,哇,原来剪辑的世界这么精彩!它赋予了创作者第二次生命素材的机会,让你的想法和情感通过画面和声音,真真切切地触达到观众心里去。加油吧,剪刀手们!这个过程,痛并快乐着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8020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