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实说,刚开始一头扎进剪辑视频这堆事儿里,最挠头的不是软件怎么玩,不是转场怎么加,而是——素材!脑子里画面挺多,故事也想好了,可素材从哪来?这问题,简直能把人逼疯。就像你想做一桌满汉全席,菜谱都有了,厨艺也有点基础,结果发现冰箱里空空荡荡。所以,今天就来好好聊聊,那些闪闪发光的视频素材,到底都是从哪个犄角旮旯冒出来的。
先说最直接、最“亲力亲为”的:自己拍。别翻白眼,我知道这听起来像废话。但真的是最根本、最有灵魂的来源。你想拍啥?美食探店?那就端着手机或者相机去啊!拍环境,拍菜品特写,拍吃播镜头,甚至拍你和朋友的互动。想拍旅行Vlog?那更不用说,沿途的风景、当地的人情、突发的小状况,全都是素材!自己拍的好处是啥?完全掌握!光线、角度、景别,想怎么来怎么来,拍出来的东西最贴合你的想法,最有“你”的味道。而且,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体验,一种记录生活的方式。不过,缺点也挺明显:耗时耗力,得有设备(不一定多高级,手机也行),还得看天气、看心情,有时候拍了一堆,回来发现废片一大堆,心疼又无奈。但是,如果你真想做出点不一样、有自己风格的东西,自己动手拍素材绝对是基石。

那,除了自己拍,还有啥路子?嘿,这里学问可大了。
免费素材网站!这简直是新手的天堂,老手的常备武器。Unsplash、Pexels、Pixabay,这些名字耳熟能详吧?虽然它们更多是图片网站,但别忘了,很多网站也提供免费视频素材。比如Pexels Video,各种高清短视频,风景、人物、抽象画面应有尽有。还有一些专门做免费视频素材的网站,像Videvo、Mixkit等等。这些网站上的素材大多遵循 CC0 协议或者类似的免费许可,意味着你可以免费下载、修改、使用,甚至用于商业用途,而且不需要署名(但署名总是友好的)。听起来很美是不是?缺点呢?当然有。首先,素材质量参差不齐,你得花时间淘。其次,因为是免费的,用的人多,你的视频素材很可能跟别人的“撞衫”,缺乏独特性。尤其是一些非常热门或者特定主题的素材,出现频率高得吓人。所以,用免费素材得讲究个“会用”,可以作为填充镜头、转场或者背景来使用,尽量避免用它来做视频的核心内容,那样太容易被识别出来。
付费素材网站呢?那就是另一个世界了。Envato Elements、Artlist、Storyblocks等等,这些是专业选手的兵器库。这些平台通常提供订阅服务,交一笔钱(通常按月或按年),你就能无限量下载它们库里的视频素材、音乐、模板等等。素材质量普遍很高,分辨率、画面感都很有保障,而且选择范围广,各种主题、风格都能找到。想找一段城市夜景的延时摄影?有!想找一段人物在咖啡馆里工作的场景?也有!想找一段抽象的光影变化?更是不在话求!使用付费素材的最大好处就是效率高、质量好、而且相对来说没那么容易“撞”。当然,缺点也很明显——贵!对于刚入门或者预算有限的朋友来说,可能得掂量掂量。但如果你是靠剪辑视频吃饭,或者有商业项目需求,付费素材库绝对是值得投资的。
除了这些“正规军”,还有一些“偏门”但也有效的素材来源。比如,网络公开资源。当然,这得非常非常小心版权问题!你可以从一些公开的、无版权的纪录片、宣传片中截取片段(但要确保真的无版权或符合合理使用原则,这条路子风险高,不推荐新手尝试)。或者,关注一些摄影师、摄像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的无版权或可商用素材。还有,创意共享协议(Creative Commons, CC)下的素材。网上有很多遵循CC协议的视频,有的只需要你注明原作者和来源就可以免费使用。但务必看清楚是哪种CC协议,是BY(署名)、SA(相同方式共享)、ND(禁止演绎)还是NC(非商业性)等等,不同的组合限制不同。别稀里糊涂就拿来用,惹上版权纠纷那可就麻烦大了。
再来点更“野”的路子——跟别人合作或者交换素材。你擅长拍风景,你的朋友擅长拍人物,那你们可以互相交换素材库。或者,加入一些线上的创作者社群,大家在群里分享自己的作品和素材。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能获取到一些非常独特的、个性化的素材,而且还能拓展人脉。缺点是,素材质量和风格取决于对方,可能不太稳定,而且涉及到人情往来,得处理好关系。
别忘了,动起来!身体力行去找素材。比如,如果你要拍一个关于城市节奏的视频,除了去素材库里搜那些标准的“城市风光”,你还可以拿起相机(或者手机),去街头巷尾走走,拍下那些不经意的瞬间:清晨环卫工人的身影、匆忙赶路的上班族、路边小店老板的笑脸、傍晚灯光亮起时的流光溢彩。这些“扫街”得来的素材,虽然可能没有专业的设备拍得那么“完美”,但它们充满了生活气息,是鲜活的、独特的,是你在任何素材库里都找不到的。这些素材,恰恰能赋予你的视频灵魂。
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素材来源:你自己的“历史遗留”。翻翻你的旧手机、旧硬盘,里面是不是躺着很多你随手拍的视频片段?一次旅行的零散记录、一次聚会的搞笑瞬间、一段宠物卖萌的小视频……这些可能当时觉得没啥用,但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个剪辑项目里,它们就成了点睛之笔。把这些“陈年老素材”整理出来,建个分类清晰的库,说不定能挖到宝。
最后,我想强调一点:素材不仅仅是画面。声音、音乐、文字、甚至你自己的声音(画外音或口述)也都是视频的素材 。背景音乐能营造氛围,音效能增强表现力,字幕和标题能传达信息,你的讲述能让视频更具人情味。所以,在思考剪辑视频的素材从哪来时,视野要放宽,不仅仅局限于视觉元素。
总而言之,剪辑视频的素材来源是多样的,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。你可以自己拍,可以利用免费素材网站,可以投资付费素材库,可以谨慎使用网络公开资源和CC协议素材,可以跟人合作,可以扫街,可以挖掘自己的旧素材。最好的方式,往往是多种来源结合使用。根据你的项目需求、预算、时间和创意,灵活选择最适合你的素材获取方式。别被“没有素材”的念头困住,迈出第一步,去寻找、去创造,你的视频素材库,会慢慢丰盈起来的。记住,每一个优秀的视频背后,都有一个善于发现和积累素材的人。所以,别再问剪辑视频的素材从哪来了,答案就在你的行动里,在你的眼睛里,在你对生活的热爱里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973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