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说啊,剪卡点视频,第一步,也是最最最关键的一步,你得把音乐给我选对!那种节奏特别鲜明,鼓点或者重音特别突出的音乐是首选。别搞那些绵绵无绝期的慢歌,或者节奏模糊不清的纯音乐,那根本没法卡。找到那种一听就想跟着抖腿、跟着点头的,或者突然“噔!”“嘭!”“嘶~”一下,能把人注意力抓过去的,那种就对了。
音乐定好了,接下来才是技术活。你得把这段音乐导入到你的剪辑软件里。现在手机上的APP,像剪映(这玩意儿简直是为卡点而生的吧!),或者别的什么,功能都挺全的。把音频轨道铺开,你就能看到那个音频波形了,对吧?这个波形,就是你的地图!那些特别高、特别胖的地方,大概率就是你要找的那个重音或者鼓点。

但光看波形还不够,你得听!戴上耳机,一段一段地听,找到那个“当!”、“哒!”、“嘭!”的点。听到了?好,赶紧在时间轴上标记一下!很多软件都有那个功能,点一下就能加个标记点。有些人习惯把所有要卡的地方都标记好,密密麻麻一排点,看着就让人有成就感,哈哈。这就是所谓的踩点,把音乐的节奏点给视觉化了。我跟你说啊,一开始练的时候,为了找一个点,我能来来回回听十几次,就怕听错了,一个点错了,后面可能就全盘皆输。那种感觉,磨人得很!
点都标记好了,接下来就是往这些点上堆素材,或者更准确地说,是剪素材。你得把你准备好的视频素材或者图片,往这些标记点上剪。重点来了!你的剪辑点,也就是画面切换的那个点,必须得跟你的标记点 完全重合!不能早一帧,也不能晚一帧。你想想看,音乐“咚”一声,画面唰地一下变了,是不是很带感?如果音乐“咚”完了半秒画面才变,或者画面变了音乐还没“咚”,那就不对了。
所以,剪辑的时候,你得特别小心翼翼地修剪你的视频片段。把视频拖到时间轴上,然后精确地调整它的入点和出点,让出点那个位置,恰好对准你音乐上的标记点。有时候一个片段可能很长,但你只需要它最后那零点几秒,或者中间某个动作发生的那一瞬间来卡点,那你就得狠心剪,只留最精华的部分。
这个过程吧,刚开始学真的挺枯燥的,一个一个点地对,一个一个视频地剪。尤其是当你素材跟音乐的节奏不是那么契合的时候,你就得绞尽脑汁地去凑。比如音乐是“哒哒哒”三连音,你手里只有一个单次动作的视频,那可能就得找另外两个相似或者能接上的视频来凑,或者想办法把一个视频重复几次,但得剪得像那么回事儿。这是考验你素材库和变通能力的时候。
而且啊,卡点不光是画面切换,有时候转场也能卡点。那种快速闪白、闪黑,或者突然缩放一下的转场,用好了,卡在重音上,效果爆炸!但记住,卡点视频的核心还是剪辑点跟音乐点的同步,转场是辅助,别喧宾夺主,搞一堆花里胡哨的转场把节奏给弄乱了。
还有就是特效。不是说卡点视频不能加特效,但加特效也是要卡点的。比如音乐“炸”一下,画面来个震动或者模糊一下,这种特效也是要精确地卡在那个音乐点上。千万别特效在那儿自己演自己的,音乐也自己演自己的,那就不是卡点了,那是大杂烩。
做卡点视频,选素材也有讲究。那种本身就带点律动、或者有明显动作的视频,天生就适合用来卡点。比如走路的脚步声,拍手的瞬间,突然转身,或者眼神变化等等。如果你的音乐里有很多鼓点,你就得找很多能跟鼓点对上的视觉动作。如果你的音乐是那种突然安静然后“轰”一下的,你就得找一个能体现那种爆发力的画面。
别怕失败,我第一次做的时候,根本找不到北。不是剪早了就是剪晚了,对不上点。然后就反复回放,反复调整。有时候为了调那零点零几秒,真的想摔手机!但当你终于把一段节奏特别强的音乐,用各种零碎的视频片段完美地卡上,播放出来看,那个视觉和听觉完美合一的瞬间,卧槽,那种成就感,简直能上天!你会觉得之前所有的折磨都值了。
所以,总结一下我的经验吧,卡点视频这事儿,音乐是灵魂,踩点是骨架,精准剪辑是血肉,素材是身体,特效和转场是衣服。把节奏吃透,把标记点找准,然后像个强迫症一样去对齐你的每一个剪辑点。多练多听,慢慢你就找到那个感觉了。那些网上现成的卡点模板虽然快,但自己一个一个卡出来的,那才真叫自己的作品,才有那种独一无二的灵魂在里面。搞起来!别怂,就是费点时间,但做出来真的酷!
原创文章,作者:剪辑研究所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douyin766.com/178870.html